秦安县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创新服务功能明显增强
“十二五”以来,秦安县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始终将服务“三农”、服务民生作为主线,根据农村工作的不同特点,整合档案资源,逐步建立起土地山林承包流转档案、名特优产品档案、农产品档案、科技信息档案、农民经济信用档案、劳动力档案、农民家庭档案、种植养殖档案、异地搬迁档案、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档案、土地承包确权登记颁证等特色专业档案和产业档案,为广大群众免费提供服务。
一是加强领导,健全机制,营造良好的档案工作环境。将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做为一项重点工作,在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之后,又列入全县“十二五”规划,将档案工作纳入全县综合目标责任书考核范围,与全县其它重点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考核。二是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夯实档案工作基础。针对部分乡村档案归档不全、建档不规范,尚未实现集中统一管理及档案设施落后等问题,该县提出了进一步规范乡镇村档案室建设的要求,在“建”和“管”上下功夫。三是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提升档案工作水平。在全县17个乡镇全部规范建档的基础上,率先对五营、陇城、莲花西川四个乡镇和凤尾、冯沟等6村按照《甘肃省机关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和《甘肃省“千村百乡”档案工作示范工程实施办法》进行了规范化建档,乡镇级做到了4室分离,村级建有专门档案室,为全县树立了典型和样板。四是整合资源,开发利用,强化档案服务功能县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始终将服务“三农”、服务民生作为主线,根据农村工作的不同特点,整合档案资源,逐步建立起土地山林承包流转档案、名特优产品档案、农产品档案、科技信息档案、农民经济信用档案、劳动力档案、农民家庭档案、种植养殖档案、异地搬迁档案、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档案等特色专业档案和产业档案,并为广大群众免费提供服务。五是创新方法,加强培训,健全档案长效工作机制。针对个别村档案保管条件较差、档案归档存在漏洞等问题,创造性地探索和试点了 “村档镇管村用”的村级档案管理新路子。与此同时,档案业务培训工作力度的加大,基层档案工作人员培训长效机制的建立健全,为全县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提供了人才保障。
随着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规范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农村档案逐步显现出不可替代的作用,档案已成为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铁证据”,促进基层组织依法行政的“监督官”,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垫脚石”,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的“考评官”,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中的“稳压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激发了广大群众发展农村经济的积极性,维护了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四是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好转,培养树立了一批典型,进一步规范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推动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深入开展,全面提升了农业农村档案的综合管理水平,2011年以来,在县档案馆和乡镇档案室查阅档案的人员达到3800多人(次),查阅档案5300多卷(册),查全查准率达98%,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