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州永靖县探索农村低保新途径 低保户群众说了算

16.08.2014  15:46

   中国甘肃网8月14日讯 (通讯员 胡作政 罗玉珍)“富人保”“坐庄保”“分户保”“人情保”“关系保”等低保违法违规现象频发,使我省农村低保的动态管理面临着严峻考验。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受保量大的临夏州在我省首开先河,掀开了一场“查低保、纠偏差、促公正”活动。在这场整治活动中,永靖县率先探索出了“农村低保听证评议制度”,群众满意度高达99%,确保了农村低保阳光操作。

   现场“听证”农户困难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解决农村贫困家庭最低生活保障的最后一道“安全网”。但我省农村低保制度实施6年来,相比日臻完善的城市低保体系,其探索则显得相对滞后。虽然有一系列管理措施,但由于人情,低保人数多、地点散、交通不便、工作量大、工作人员少等因素影响,低保动态管理工作一直存在很大的难度。

  如何让农村困难群众享受到国家保障,切实做到应保尽保?今年以来,永靖县在全省率先探索“农村低保听证评议制度”,让基层低保评审工作更加民主、公开、透明,通过农村低保规范化建设确保了阳光操作。

  “群众是低保政策的直接受益者,也是低保政策落实的监督者,受益对象确定的准不准、实不实,让群众充分参与进来,让群众说了算。”永靖县关山乡党委书记刘硕告诉记者。

  刘硕说,乡上严格按照“申请人陈述家庭基本情况——听证评议人员询问——群众现场点评——现场通报调查摸底情况——听证评议小组投票——现场公布投票结果——公示上报”的程序进行,让每一个申请低保的村民在低保听证评议会上都有充分表达他们意愿的权利。

  永靖县关山乡南堡村康家湾社的苏泽贵一家3口人只有3亩地,儿子上初中,家里所有开支全靠他在外打工,由于没有什么手艺,挣来的苦力钱仅能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听证会上,通过苏泽贵的申请,他们一家被纳入了三类低保受益对象,尽管一年后要重新评议,但每月能领到315元的补助,一家人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

  同村的刘玉萍患病长达8年,丈夫祁永明常年在外打工,儿子在天水上大学,一家人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

  “我家的情况左邻右舍都知道,我一个月的药费就要花200多块钱,加上儿子的学费,将家里的积蓄花了个精光。”刘玉萍告诉记者,“听说乡上召集我们重新评议低保,我就在会上提了要低保的想法,大家也没啥反对意见,把我列为三类,现在我的药费有了。”

  和那些贫困户一样,徐家湾村的孙宗福在听证评议会上说了自己的困难,没想到他的低保请求全票通过,还被列为一类保障对象,他们家每人每月可领到210元的补助,2年后重新评议。

   公开透明“评议”过程

  在开展“查低保、纠偏差、促公正”活动中,关山乡原有的656户2022人农村低保对象被全部取消,进行重新评议。

  “如何全面掌握农户基本情况,把握好群众的贫困程度,是这次低保听证评议工作的难点。”关山乡乡长康玉敏告诉记者,乡上把入户调查、摸清底数作为确定受益对象的基础工作,对全乡77个社的农户家庭基本情况,包括家庭人口、劳动力、农作物种植面积、家庭养殖、住房以及是否享受低保、是否有家庭轿车或经营性客货车、是否有工作人员、是否在县城购置了房产、是否为计生两户、是否有残疾人等11项基本信息进行全面摸底调查,掌握了每个农户家庭的收入情况和财产状况,为确定评议对象提供了重要依据。

  开好听证评议会既要改变以往的评议办法,又要按照州县政策规范操作,既要选准新施保对象,又要安抚低保取消人员情绪,怎样才能取得规范低保的效果,才能达到“查低保、纠偏差、促公正”的目的?

  乡上按照省、州、县有关农村低保政策要求,制定了符合该乡实际的《关山乡农村低保听证评议工作实施方案》,要求以自然社为单位召开评议会,参会人员为乡农村低保听证评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村级听证评议小组成员、申请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代表和愿意参加听证会议的其他群众。

  康玉敏说,各村听证评议小组成员由乡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熟悉村民情况的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等组成,原则上一般为9人(其中乡包村领导、包村干部3人,村干部3人,本社群众代表2人,社长1人),每次会议评议人员参加人数不少于2/3。

  “评议小组投票由监票人现场唱票、计票,现场公布评议结果,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监督,一切都在群众的眼皮下进行,保证了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也提高了农村低保工作的透明度和群众参与度、满意度,评议结果大家都心服口服。”康玉敏说。

  南堡村康家湾社的苏泽元当了13年社长,以前家里四世同堂,7口人挤在几间土坯房里,是村里的特困户,6年前就享受了低保政策。在这次低保听证评议会上,他没有提出申请。

  “这几年乡政府帮助村上种百合,还请专家手把手传授百合种植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提高了百合的产量和品质,去年我的3亩百合收入了2万多元。儿子和儿媳在兰州西固打工,每年也有三四万元的收入,加上百合收入,一年下来家里有5万多元的收入。”

  苏泽元不好意思地说,他家的经济条件确实比以前好多了,所以他不能再有继续要低保的想法了。

   “低保听证评议就是好”

  “以前知道有低保这回事,但不知道低保是怎样评定的,自己从来没有参与过,也从来没有享受过。”

  “前些年,比自己条件好的人在享受低保,有些甚至是村干部的亲戚朋友,说实话,我对村社干部挺寒心的。”

  “谁有资格吃低保,申请者说了不算,干部说了也不算,我们大家参与听证、一起投票才能算。”

  “低保听证评议就是好,把困难说在当面,大家听、大家议,这样做很公平,我们都很支持。”

  “我是第一次享受低保,以后家里条件转好了,我会将低保名额让给更需要照顾的邻居。”

  在关山乡,村民们纷纷议论农村低保。

  “以前农村低保基本上是村干部认为谁家困难或谁家有残疾就给谁家,有时想给谁家就给谁家。”说起以往低保政策落实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和弊端,一直负责全乡低保工作的副乡长王永明毫不避讳,“以前办理低保,给谁办不给谁办,一直是困扰我们乡村干部最‘头疼’的问题,谁拿到了低保谁开心,拿不到的就骂娘。”

  “低保政策是好事,但作为最基层的农村干部,好事如果处理不好就会给共产党抹黑。”

  “现在采取听证评议的方式,实施阳光操作,选出的低保对象大家都没有任何怨言,不但消除了群众的不理解及因低保而引起的群众对低保工作的误解,也增进了和谐,我认为我们的农村低保已经很公开、公正、公平了。”王永明深有感触地说。

  据统计,关山乡此次共听证评议出农村低保631户2022人,调整率达64%,其中一、二类整户保障率均达到100%,三、四类整户保障率均达到95%,真正实现了低保政策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必保、应退必退。

  “如果全省都严格按照永靖县关山乡的这个做法认真来做的话,应该说我们的农村低保没有太大的问题。”省民政厅副巡视员、社会救助处处长杨达在接受采访时十分肯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