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正宁县扶贫开发工作纪实:人人参与的“双联”新模式

14.07.2014  16:50

  “一年建,两年坏,三年丢,四年再向政府要钱修。”长期以来,在农村实行的绝大多数扶贫项目和生态建设项目,从提出、规划、监督实施到管理,全部由各级政府负责,农民则处于被动、观望甚至应付的局面,造成了项目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如何提高农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保障农村致富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庆阳市无疑在全省探索出了一条新的扶贫模式。

  老窑洞里的新主人

  齐整的窑洞一字排开,洁白的羊群悠闲地吃着草料。盛夏时节,走进正宁县西坡乡高红村嘉盛牧业有限公司,人、山、窑洞、羊群组成了一幅唯美的画卷。在这里,修缮一新的废弃窑洞迎来了它的新主人,成群结队的羊群取代农民住进了“新家”,而走出窑洞的农民们则搬进了小洋楼、四合院。

  为了绘制这幅美景,嘉盛公司董事长巩东红足足构想了3年多时间,而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片荒芜的小山沟和废弃的庄基地。

  当过兵、打过工、当过村主任的巩东红心里一直有个概念:正宁县全县废弃的窑洞大约在1万孔以上,按照每只窑洞养20只羊推算,1万孔窑洞就可养羊20多万只,每只羊可以实现的净利润在800—1200元之间,这样全县每年养羊净收入可达2亿多元。

  高红村的废弃窑洞尤其多,不少已经坍塌,很早前,巩东红就觉得这些窑洞只要稍加改造用来养羊,不仅好管理、长得快、不得病,而且可以节约土地资源,美化村庄周边环境,更重要的是,还可以为农民找到一条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子。

  但是,高红村是当地典型的贫困村,由于受自然条件和资金、技术等因素制约,村里的主导产业一直没有培育起来,群众收入水平低,基础设施滞后,资金困难,“窑洞养羊”这个项目一直只能停留在巩东红的脑海中。

  “我”的事情“我”做主

  落后面貌的变化源自上层领导思想的解放。

  在双联行动中,庆阳市委不断创新农村工作机制,探索出了“参与式扶贫”工作模式,即由群众民主投票决定村里的发展项目。高红村有幸被列入正宁县14个省定贫困村之一,也被确定为省上双联行动、扶贫攻坚、综合改革三位一体的试点村。

  “所谓‘参与式扶贫’,是指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涉及群众利益的事,由群众自主选择、民主决策、全程参与、自我管理,使群众成为扶贫开发、农村发展的主体。”正宁县农村工作部部长傅小洲介绍,按以往惯例,但凡有什么致富项目,都是上面决定了再拿下来,村民只管投工投劳、以工代赈,至于修建什么,怎么安排资金用度都是政府的事,而现在开展的“参与式扶贫”就是村里所有事情都由村民自己投票决定。

  2013年,“参与式”扶贫模式在庆阳市推出后,高红村率先召开村民大会,通过村民集体商议,寻找当地贫困原因和致富出路,全村参会的400多名村民为自己认为急需实施的项目投上了一票,最终把发展养殖、粮食种植、苹果产业等确定为本村重点发展项目。

  “以前农民的事由领导说了算,现在自己的事自己做主,自己有啥想法很快就能落实。”有过多年“窑洞养羊”想法的巩东红,在投票时第一个选择了这个致富项目。就这样,规划了多年的构想很快落地生根。

  2013年7月,取名“嘉盛牧业有限公司”的养羊场正式开业,以往放养的700多只羊住进了窑洞,开始了它们的新生活。

  “参与式”带来的新变化

  “参与式”扶贫不仅让和巩东红一样有梦想的人梦想成真,更为当地干部工作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荡。

  “过去,乡里修个路、建个什么工程,大量时间都要花在协调农民和工程的纠纷上,土地征拨、青苗补偿要花费很多的时间、金钱和精力,但现在大量的工作放手让群众自己去做,政府省了不少心。”西坡乡党委书记张淑娟介绍说,参与式扶贫方式改变了村民以往“等靠要”的思想,极大地激发了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政府也由过去的包办代替变为指导服务,实现了“过去给钱给物要我干,今天主动参与我要干”的思想观念大转变。

  当然,村里的事由村民自己说了算后,并不是政府就要做“甩手掌柜”。农民选中了致富项目,缺少的是资金和政策支持,为此,政府职能就开始从“管理”向“服务”化转变。

  随着农民“参与式”扶贫模式在当地迅速推广,不少村子投票选中的项目,因为缺少资金和政策等原因而搁浅。为此,庆阳市又组织开展了全体党员领导干部广泛参与、包片分区、进农家门、访贫困户的扶贫攻坚大调研活动。就在这次活动中,由西坡乡牵头,与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达成了金融资金支持扶贫开发的合作意向,初步达成贷款协议300万元,为全村解决了致富项目资金短缺和产品销售的后顾之忧。

  嘉盛牧业有限公司就是贷款的受益者之一。“以前个人贷款跑过很多次没有拿到手,如今有政府在后面做担保,不到半年就为公司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资金,今后完全不用担忧发展的后续资金问题。”对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嘉盛公司董事长巩东红深有感触。

  解放思想才是致富关键

  7月7日,西坡乡高红村举行“农民创业培训班”第五期开班仪式,来自全村的30多名村民参加了讲座。授课内容涉及“现代农民创业培训”和“肉牛养殖技术”两项。

  “类似的讲座已经举办过四期,每期村民参与热情一般。”干部从主管者演变为指导者、协助者和服务者,这样的变化大大出乎西坡乡党委书记张淑娟的意料,但是由于绝大多数农民不掌握农业科技新技术,缺乏技术和长远发展的创业眼光,所

  以“参与式”扶贫模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村民投票时参与多,而项目选出来后参与建设的人少的局面。

  “没有足够的资金,读书少、文化程度低,年龄太大没有精力……”这也成了不少村民认为自己不适合参与致富项目建设的主要理由。

  “‘参与式’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理念。”有人认为,这种理念在解决扶贫的上下结合方面的确有先进之处,但是被赋权的贫困农民短时间内仍难以解决知识欠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因此,如何培养和提高村民的参与能力和认识水平,才是实现自然资源有效持续管理成败的关键。

  此外,也有人指出,在村民整体认识水平提高的基础上,“参与式”扶贫工作模式的内容还应该更进一步拓展,由扶贫工作拓展到农村事务决策的方方面面。比如可以通过“参与式”选举产生村上的一些事务性工作机构,包括基础设施、产业开发、技能培训、矛盾纠纷调解等方面工作,全由选出来的村民负责实施,公开、公平、公正的民主决策,才能进一步推进农村民主生活的发展。(编写: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