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陇西县打造大数据平台 助力精准扶贫
原标题:【精准扶贫共奔小康】打造大数据平台助力精准扶贫
中国甘肃网10月9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 (记者 王雨 通讯员 刘佳丽)
陇西县转换扶贫开发工作思路和行动措施,建档立卡构建扶贫“大数据”平台,以对症下药、对号入座,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向纵深发展。
大数据涵盖大民情
近日,随着工作人员轻点鼠标进入陇西县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系统双击户主姓名,陇西县菜子镇牟河村牟河社贫困户王小军家的致贫原因、帮扶计划暨到户措施、帮扶干部信息、家庭可支配收入分析等一目了然。一组组数据,详细记录了这户贫困户家庭的现状,也为今后发展之路勾勒出了轮廓和靶向。
数据的汇集,是民情民意的汇集。8月8日,陇西县启动全县大数据平台建设信息采集工作。3天后,全县抽调相关行业部门组成9个督查组,深入17个乡镇的85个村进行现场督察指导推动工作,陇西县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建设拉开帷幕。
在柯寨乡柯寨村,工作人员李霞对近一个月来的大数据录入工作了如指掌:“查房屋算家当、问产业算后劲、看劳力算收入、统医教算支出,每入一户都要对大数据平台建设涉及的易地搬迁、危房改造、惠农政策、饮水安全、社会救助、教育、卫生、富民产业、劳动力培训9个方面的信息进行全面采集,并非常细致地分类登记。”
截至8月21日,全县2.6万户10.12万贫困人口的相关信息采集、录入、审核工作全部完成,共核查收集农户精准信息12.5万条。
打造精准扶贫“头号工程”
菜子镇牟河村入户的村干部每人手中除了厚厚的一摞精准扶贫大数据采集表,还捏着一个小小的卷尺。驻村干部钱娜告诉记者,在农村危房改造户级采集表中,住房建筑面积数据都是村干部细细丈量,登记填报的,确保每一个数据的准确性。
“现在正是农忙时节,入户采集信息都是趁着早上农民下地前和晚上收工回来,我们村地势偏远,住户也比较分散,晚上入户回来,天都黑透了。虽然辛苦,不过只有扎扎实实入户,才能确保最真实的数据。”钱娜身旁的一名村干部笑着说。仅两周时间,这个村235户建档立卡户信息全部准确无误地完成了录入。
作为全省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信息采集工作试点县,为把大数据平台建设工作打造成精准扶贫对象精准的“头号工程”,县里把数据准确性作为信息采集的“第一硬指标”。
为了确保一个“准”字,县乡多次组织扶贫工作业务骨干对扶贫专干、帮扶工作队长队员、驻村干部、村干部等工作人员进行信息采集录入培训。各相关行业部门还专门确定业务人员,通过网络和现场指导等方式,对乡镇采集数据与部门管理数据比对审核、指导修正,确保采集的数据与建档立卡系统数据一致,与农户实际情况一致,与各单位统计数据一致,保证了采集录入的信息真实可靠。
在对信息采集人员、录入人员、审核人员进行明确、登记、备案的基础上,陇西县建立了乡镇业务专干包村、行业部门包乡镇村、扶贫部门包行业部门乡镇的“三包指导”和村级初审、乡镇复审、行业部门联审、扶贫部门审核备案的“四级审核”把关验收的工作责任落实机制,细化明确了工作责任,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真正做到了“村不漏户、户不漏项”。
大数据助力扶贫“精准滴灌”
前不久,在陇西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前来办理助学贷款的学生和家长熙熙攘攘,记者注意到一处“建档立卡户信息登记处”的标志格外醒目。家住文峰镇齐家门村的王海珍在母亲的陪伴下办好了贷款手续。王海珍今年考入了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她说驻村干部在家中采集信息时专门讲解了办理助学贷款的事儿,来这里两个多小时就办好了5800元的贷款,上学费用有了着落,她和妈妈非常开心。
陇西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张仪告诉记者,今年县上专门为建档立卡户申请贷款开辟了绿色通道,只需带上相关证件,通过信息核查比对,就可直接办理,省去了不少环节和手续,也为这些贫困家庭减少了负担。
“大数据平台的采集摸底,让我们进一步明确掌握了贫困家庭各个学龄阶段学生的状况,哪些孩子是适龄入学儿童,哪一家享受什么优惠政策,真正不让一个孩子因为贫困而失学,不让一户贫困家庭在享受国家政策上疏漏掉。”陇西县教育局局长杨海宾说。
据陇西县农工部负责人介绍,陇西县目前已在定西各县区中率先完成了精准扶贫大数据录入的基础性工作,正在加快绘制“特色产业扶持一批、危房改造安置一批、惠农政策保障一批、大病关爱扶持一批、助学启智资助一批”的扶贫攻坚作战图。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陇西县大数据平台的建立,列出了一份贫困群众的“需求清单”,也成为各级政府提供了因户施策、对症下药、检验成效的有效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