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通渭县卫生系统“两增两减”活动打通最后一公里

27.06.2014  17:41

   中国甘肃网6月27日讯 (通讯员 牛建军 赵世军)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县卫生局党工委紧贴工作实际,以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切入点,在全县卫生系统深入开展“增群众健康之质和养生之智,减群众疾病之苦与就医之难”的“两增两减”主题实践活动,有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开展健康服务活动,增群众健康之质。以服务群众健康为出发点,积极组织开展为民健康服务活动。各乡镇卫生院成立了健康教育团队,深入到各个村社和农户家中,免费为老百姓做健康体检和巡讲活动,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将健康送到了群众家门口。同时,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65岁及以上老年人和重性精神病人建立健康档案,进行规范随访、行为干预和健康状况评估,切实做到对危害弱势群众健康的各类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全县累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44.25万份,建档率为99%;规范化管理老年人、高血压患者、Ⅱ型糖尿病人、重症精神病人分别为42419人、19275人、3040人、700人。

  强化健康教育宣传,增群众养生之智。从群众关心的日常健康保健做起,多方面广渠道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大力推行“健康通渭”行动,在县城区建成了全长1200米的健康教育一条街,以歌谣形式普及常见病防治知识和卫生常识;各医疗卫生机构设置了健康教育室、刷写了健康文化墙,印发各类健康教育宣传册10万余册,刷写健康文化墙1273块总面积5092平方米,还计划给3万户居民每家发放健康保健工具包1个,营造了良好的健康教育氛围。

  创建良好就医环境,减群众疾病之苦。以病人为中心,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创造良好的就诊就医环境。一是规范就诊就医流程。各医疗机构设立了政务、院务公示栏,向社会公开医务人员信息、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就诊就医指南和合作医疗报销人员名单等,使群众对国家政策和医院收费项目一目了然,明明白白就医看病。二是开展了“医德医风和院容院貌集中整治成效巩固年活动”,重点对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差和环境脏乱差等现象进行专项整治,将整治内容与个人评先选优、职称晋升相挂钩,记录不良积分,实行经济处罚和人事处理。至目前,已对服务态度差、环境卫生脏的7个单位和6名医务人员进行了通报,并对1个单位记不良执业记分10分,有效改善了服务态度和服务环境。三是强化了医疗质量考核。定期开展院内查房和行政查房,下大气力治理过度医疗。严格落实医生“四个排队”和医疗机构“八个排队”制度,对次均费用排名在前10位的医师,进行告诫谈话和通报批评;定期开展处方、医嘱点评,确保医疗质量安全。四是积极开展民评活动。采取患者满意度测评、电话回访、信件回访等方式,对单位和医务人员的工作进行衡量评价和打分,根据评价打分情况统筹分配60%的奖励性绩效工资。落实便民惠民措施,减群众就医之难。从方便群众看病,减少就医各项环节入手,推出各项便民惠民新举措,减小群众就医难度。一是大力推行住院部分押金制和即时结报制度。患者入院时,按照县级医院1000元、乡镇卫生院300元的标准收取押金,患者出院当日到就诊医院直接审核报销;对在县外就诊的病人,在录入住院补偿信息后30日内支付报销费用。给每户农民发放了新农合“一卡通”,在乡镇卫生院设立了POS机,群众可以就近取到报销费用,让参合农民享受到了高效、快捷的服务。二是大力推行便民服务措施。县直医疗单位设立了导诊服务台,安装了触摸式查询台等便民设施,极大方便了群众就医。县医院向困难群体发放了惠民医疗卡,以优惠卡的形式返还40%的挂号费和10%的检查费,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各乡镇卫生院在病房里为患者供应开水,对病房进行粉刷,购置了患者健身器材,给患者康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三是加强了医患纠纷调处。设立了第三方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专门负责医疗纠纷的调解工作,做到矛盾纠纷不出医院、不出系统。今年以来,共受理医患纠纷5件,调解成功5件,完成赔付5起,理赔金额21.4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