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源县六项机制全面深化科技特派员工作
近年来,渭源县紧紧围绕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科技宣传培训、科技成果转化、企业技术创新、科技助推双联等重点工作,积极探索建立政策引导、部门联动、严格选派、严格考评、激励保障、主动对接等六项工作机制,全面深化科技特派员在基层一线创新创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建立政策引导机制,营造创新环境。 先后出台了《关于在农村试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意见》、《渭源县科技特派员暂行管理办法》、《渭源县科技特派员考核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意见》,为有志到基层一线干事创业的科技人员营造了创业环境,提供了创新平台,也为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发展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提供了制度保障。近三年来,我县先后从乡镇、农技、畜牧、工信等部门择优选派了四批57名涉农专业和具有企业管理特长的人员担任科技特派员。目前现有科技特派员59人,派驻在26个企业、12个专业合作社、2个农技协会共40个派驻点,主要分布在马铃薯良种繁育、中药材种植加工、畜禽养殖等我县特色优势产业领域。
二是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加强组织领导。 县上成立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组织、人社、科技、农牧、工信、林业等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强化指导和协调工作,形成了上下一致、横向联系、统一协调、共同促进的部门联动机制,营造了领导重视、部门支持、科技人员积极参与、企业欢迎的良好氛围,为科技特派员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县政府将科技特派员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每年定期召开1至2次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人员选派、经费等问题的同时,还召开2至3次部门联席会议,听取相关部门意见建议,安排部署阶段性工作,使科技特派员即扛上了担子、又迈开了步子。
三是建立严格选派机制,提升服务能力。 严格科技特派员选派条件和程序,确定了“企业(合作社)亟需、单位推荐、专业技术、对口选派”的选派原则和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技型涉农企业、产业扶贫项目实施企业以及“双联”扶贫重点村专业合作社为重点的选派范围,增强选派的针对性。严把入口关和规范关,突出专业技术,择优对口选派,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确保作用发挥,取得实效。针对我县工业基础薄弱,企业的整体规模偏小,创新能力普遍较弱,普遍存在着引不来人才、留不住人才、养不起人才的现象,导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制约因素。针对存在的以上问题,通过深入企业调查企业技术和人才需求状况,与企业主动对接,有针对性地选派30多名科技特派员在颜裕药业公司、海盛公司、奔腾药业等企业开展工作,选派在企业的科技特派员以企业为创新创业平台,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和管理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我县近几年选派在渭河源公司、田地公司、颜裕药业、海盛、永安药材、金宁养殖、农家畜禽养殖合作社等企业的10多名科技特派员已成为企业项目管理的骨干力量,参与实施各类农业产业化项目10项,总投资达1056万元,带动农户2600户8000余人。帮助企业申请专利18件,组建工程技术中心10个,申请认证绿色食品4个,申请通过了“黄香沟放养鸡”、“渭源白条党参”2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建成富硒特色中药材、亚环植物有机复合肥等有效科技成果示范基地10个,引进示范推广实用技术10项、植物新品种12个。
四是建立严格考评机制,强化队伍建设。 根据派驻单位实际情况,分类设置了考核指标,签订了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并实行县委组织部、人社局、科技局联合考核组平时督查、半年考核,最终总评的办法,对在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等方面实绩突出的,每两年表彰奖励一次,并根据本人意愿继续选派。对于服务基层积极性不高,作用发挥不明显的退返原单位,从而实现“有进有出”动态管理机制,进一步增强了科技特派员服务基层的主动性,激发了科技特派员队伍的活力。通过对全县现有科技特派员的全面考核清理,对条件不符合、服务不到位的12名科技特派员退返原单位,对18名服务期满业绩突出、企业需求的科技特派员进行了续派,并按照“企业亟需,单位推荐,专业技术,对口选派”的要求,择优新选派8名专业技术人员到企业(合作社)开展技术服务。
五是建立激励保障机制,激发创新创业热情。 实行“三保一鼓励”政策,即保留编制、保留工资待遇、保留职称,并鼓励科技特派员以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投入科技服务,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开展有偿服务,激发干事创业积极性。先后有6名科技特派员通过创办、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科技特派员张学忠看到近年来马铃薯良种市场价格低迷、销路不畅的情况,在主产区五竹成立了马铃薯良种专业合作社,投资建设贮藏窖一栋,建立马铃薯良种高山自然隔离繁育示范基地200多亩,指导农户引进优良品种,淘汰退化品种,签订销售订单,着力解决种薯混杂,质量不高,市场声誉下滑的问题,并赴河西、内蒙等地联系客户,了解种薯市场需求等信息,年外销马铃薯良种达3000多吨,有效解决了周边农户种薯卖难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
六是建立主动对接机制,助推精准扶贫。 在全县“双联”行动和“1236”扶贫攻坚行动中,通过组织科技特派员开展以“对接农业项目,促进发挥效益;对接示范基地,促进产业开发;对接龙头企业,促进提高效益;对接合作组织,促进规范运行;对接贫困农户,促进增收致富”为主要内容的“五对接五促进”活动,明确了科技特派员参与“双联”和扶贫攻坚活动的载体和目标任务,增强科技特派员参与精准扶贫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扶持农户发展富民产业,促进科技扶贫工作。培育科技示范户780户,扶持贫困农户116户,举办农业科技培训班28期,培训农民4000多人次。
通过六项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使全县科技特派员成为活跃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的一支生力军,有力地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实用技术推广步伐,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活力。科技特派员扎根基层一线,引导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基层流动,实现了科技和农民的“零距离”对接,有效解决了科技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实现了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相互促进、互利共赢的局面。(渭源县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