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欠账还得越早越好

05.07.2015  03:28

    有报道说,山东省临沂市市长张术平今年2月被环保部约谈,临沂市很快宣布限产治理企业393家、停产治理163家、关闭8家。有媒体指其为“休克式”治霾,造成6万多人直接失业。对此,环保部宣教中心以一篇长文回应,称“历史欠账总是要还的”。当地官方则表示,临沂市为了保护碧水蓝天,在治理环境的同时,确实有部分企业的投资者和部分企业的职工牺牲了自己的经济利益和个人利益。

    中国在过去近三十年里一直保持两位数的GDP增速,这在世界上是前所未有的,而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和压力也是前所未有的。如何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似乎是个难解之题。能不能把环境保护摆在正确的位置上,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检验着执政者的能力。对此治污,老百姓的态度是坚决的。有调查显示:77.2%的民众认为环境保护应优先于经济发展;约半数民众认为城市气候不正常或非常不正常;近七成民众认为城市污染对他们身体存在不同程度伤害。而且调查课题组最初倾向于认为,在相对落后的地区,对经济发展的渴望会超过对环保的关注。但是此次调查发现,不论是在沿海城市还是在西部相对落后的城市,公众对这一问题的选择几乎完全一样。

    现在,地方政府如何出招、如何应对迫在眉睫。煤多油少的资源禀赋先天不足,巨大的就业压力,这就决定了结构调整的容忍度相对较低,不可能简单地以牺牲经济、就业来搞环保,应该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发展经济、实现转型,变环境危机为转型发展机遇。让经济在绿色中发展,让经济发展回馈生态环境,是责任更是权利。事实证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非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长期以来,我们发展的目标指向的是更大的城市、更宽阔的道路,更宏伟的经济数字,这没有错,但更重要的,发展应该是每个民众的生活、健康和心情更好。正如马云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说的那样,“不管你获得了多少财富,如果你发现你边上的空气是不行的,你的水是不行的,你的食物是不安全的,就一点意义也没有。”如果现在不解决环保问题,那么以后更麻烦,付出的代价将会更多、更大。 小马飞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