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历史人文 改造老旧城区---兰州市城关区将做好“五篇文章”着力塑造都市新面貌
创新实施城市管理新模式,老旧城区也会迸发新活力。
2015年底,为营造整洁优美文明有序的城市环境,助推省会中心城区城市管理晋档升级,兰州市城关区结合老城区街巷历史人文等实际,大力开展“城市管理一体化示范街”创建工作,通过三个多月时间努力,全区共计打造32条街巷,涌现了包括张掖路街道箭道巷、皋兰路街道B327路、白银路街道正宁南路、酒泉路街道杨家园等一批“基础设施完好,环境卫生整洁、市容环境亮丽”的城区街巷改造精品之作,在改善主城区城市环境面貌的同时,为辖区居民提供了优质的生活环境。
今年年初,市委书记虞海燕在全市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考核评议大会上提出,城关区要在全市带头打好城市管理攻坚战,多举措营造整洁、优美、文明、有序的城市环境。随后区委区政府经研究决定,今年继续由区委组织部牵头、组织实施“城市管理一体化示范街”创建工作。巧合的是在二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保护历史文化风貌、改善老城区生活环境、提升城市绿色空间、加强垃圾综合治理、改善城市管理体制等内容,与城关提出的管理职责共同化、市场管理规范化、街面外观统一化、垃圾收集定点化、城市环境生态化“五化”工作标准相吻合,让城关区更加坚定了打造城市管理一体化示范街的信心,也对更好地深化开展这项惠及民生的工作有了重要启示。
对此,城关区委区政府通过认真研究,提出在今年的城市管理攻坚中,将结合兰州历史文化、地域特色、风土人情、街区特点等各类元素,继续坚持“五化”工作标准,以辖区主次干道为主,着力围绕“丝路明珠、风土人情、现代都市、历史名胜、山水名城”五个文章,打造城市管理一体化示范街,全面改善城市面貌,营造宜居城市环境。
做“丝路明珠”文章。以城区各主要出入口至主城区沿线为重点,围绕丝绸之路文化、旅游美食文化以及辖区地域文化,深入挖掘兰州丝路明珠、历史重埠的文化底蕴,突出新时期金城兰州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精心设计宣传内容,创新推出展示方式。特别是在北龙口至城关黄河大桥段,对道路沿线一些已具有知名度的餐饮行业,通过统一制作古典风格商铺招牌,全力打造“八公里”丝路文化街。
做“风土人情”文章。以火车站、汽车站及少数民族聚居地等周边主次干道为主,围绕金城风土人情、旅游文化、文明城市、美食文化等,深入挖掘兰州多民族聚集的地域风土文化特色,按照“一街一品”要求,精心设计创建主题。重点对辖区内火车站、汽车站周边各主次干道商铺门头店招分别进行改造提升,粉饰道路两旁老旧楼体;对道路两旁破损坑洼的人行道进行修缮或重建;对周边摆摊设点、乱停乱放等现象进行整治,并全面清除周边各类小广告。
做“现代都市”文章。以西关、东方红广场、正宁路夜市、甘南路、万达广场、东部商圈等繁华地段及各类商圈周边主次干道为重点,以现代化大都市为定位,打造由商业、贸易、金融、总部中心等为主体,连接周边特色街巷的大城关商贸区,着力体现兰州作为省会城市的现代繁华景象。按照简约时尚、大气美观的要求,对周边门头店招进行改造提升,粉饰改造道路两旁老旧楼体;对有碍市容环境的公共基础设施及商铺门面进行修复、拆除或更换;对道路两旁破损坑洼的人行道进行修缮或重建。
做“历史名胜”文章。以各级党委政府及城区其他各类历史古迹周边主次干道为重点,以“留住历史、传承文明”为主题,深入挖掘辖区内的历史人文内涵,并按照端庄、古朴、凝重、高雅的要求,采用中国传统设计风格,精心打造城市小品,制作特色文化墙,让厚重的人文历史走向街头,走进市民群众和游客的视野,同时提升改造周边门头店招,对有碍市容环境的公共设施、商铺门面等进行修复、拆除或更换。
做“山水名城”文章。围绕金城“山魂水魄”内涵,着力打造“山水名城”。依托南北两山,以大兰山旅游景区、五泉山公园、白塔山公园为“山魂”,深入挖掘景区历史人文内涵,按照“街面应景、独具特色”的要求,改造景区周边主次干道城市基础设施和商铺门头店招,规范景区周边各类经营活动;依托黄河风情线,以中山桥、水车博览园、会展中心为“水魄”,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和会展中心节会资源,对南北滨河路及两侧主次干道、小街巷进行改造提升,精心设计城市小品、文化长廊、特色商业街等,打造特色商业文化风情线,充分展示兰州“山水名城”文化底蕴。
城关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该区计划打造涉及24条主次干道共50条街巷,并将分两批于4月份和6月份按期高标准完成改造。进入四月以来,第一批打造的包括通渭路和金昌南路、平凉路等在内的13条街巷已全面开工建设,第二批改造提升的街道已基本完成对设计方案的审核,待终审方案通过后逐步进入施工建设阶段,届时新建成的50条“城市管理一体化示范街”将使街道面貌焕然一新,周边居民生产生活环境也将得到全面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