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林业厅关于全省新一轮退耕还林督查情况的通报

28.12.2015  12:23

                              甘林还函〔2015〕760号

各市(州)林业(农林、生态管理局),有关单位:

    为全面掌握全省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研究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努力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根据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有关要求,省林业厅统一部署,12月1日—15日,省退耕办组织林业技术人员和工程监理人员,组成四个工作组,从已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建设的8个市州中,抽取环县、合水、泾川、庄浪、静宁、秦安、武山、礼县、武都、宕昌、岷县、陇西、会宁、靖远、迭部、舟曲、东乡、积石山、康乐19个县(区),通过现地核实、查阅档案、走访农户以及座谈交流等方式,对全省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进行了重点督查。现将督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工程进展情况

    从实施情况来看,市、县、乡各级党委政府思想统一,认识明确,将退耕还林与当地精准扶贫、结构调整、生态治理以及发展特色经济林果产业紧密结合,放在突出位置,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全力推进。实施一年多来,总体看开局良好,进展顺利。

    (一)2014年任务。抽查的19个县(区)已全面完成了2014年工程建设任务。

    (二)2015年任务。适宜大规模秋季植树造林的陇南、天水两市进展较快,特别是陇南市礼县、武都两县区,在全面完成当年任务的同时,已提前完成明年任务13万亩的64%和14万亩的63%。其余不宜大规模秋季植树造林的县区,多数已落实了地块和农户,部分乡镇还完成了作业设计和秋季整地。

    (三)营造林方面。各地按照适地适树、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在积极营造生态林的同时,大力发展经济林。在立地条件较好的适宜区,平凉、庆阳市主要栽植苹果;天水、陇南发展苹果、核桃、油橄榄、花椒等特色经济林,甘南、临夏两州大力发展核桃、皮胎果、花椒等经济林。在立地较差的地块,庆阳、平凉主要栽植油松、刺槐,天水、陇南主要发展落叶松,定西、白银主要营造油松、落叶松、刺槐、杨树、山毛桃、柠条、山杏、沙棘等,甘南、临夏营造以油松、云杉、山杏等为主的生态林。大部分县区栽植的苗木成活率都在85%以上,管护措施到位,生长情况良好。个别县由于气候、苗木质量、栽植方法等原因致使成活率较低,需要补植补造。

    二、工程管理情况

    (一)档案管理。重点督查的各县区均建立了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档案,资料齐全,归档整齐,专人管理。绝大多数乡镇都按照《甘肃省新一轮退耕还林合同范本》与农户签订了退耕还林合同,按照《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作业设计技术规定》编制了2014年退耕还林作业设计,督查发现个别县区存在作业设计图比例尺不符合规范要求等问题。2015年下达的明年建设任务,除个别提前实施的县区外,多数县区正在抓紧进行落实地块、签订合同和作业设计等基础工作。

    (二)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据了解,秦州区、武山县已完成2014年数据库录入等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在督查中发现:积石山县2014年有退耕还林任务的8个乡镇,完成6个乡镇的卫片分户区划;武山县完成了12个乡镇、85.7%数据录入工作;泾川县完成了40多个小班的数据录入工作;陇西县完成了30%的信息数据录入工作;岷县完成了20%的数据录入工作量。其他重点督查县区的数据录入工作进展缓慢,整个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相对滞后。

    (三)县级自查及政策兑现。截止12月5日,督查的19个县区中16个县区采取县级林业、发改、财政等有关部门联合自查、县级有关部门与乡镇联合自查、林业部门单独组织自查等形式,对年度任务进行了全面自查;陇西县未进行县级自查验收工作;秦安县因各部门领导班子调整,尚未组织开展县级自查;武山县全县14个乡(镇)已完成12个乡镇的县级自查工作,剩余2个乡(镇)正在实施。19个县区中,舟曲县已完成2014年资金兑现,康乐县正在核实分户面积,尚未公示、兑现,秦安县政策兑现工作尚未开始。其余县区已完成县级自查,正在公示、汇总,编制兑现花名册,近期可通过“一折统”完成兑现。

    (四)工程管护。各县(区)按照“谁退耕、谁管护”的原则,采取退耕农户自管和乡村集体承包统一管护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工程管护。迭部县退耕户自筹资金设置刺丝围栏,将退耕地纳入村集体管护范围,管护效果较好。其余各县区退耕地管护责任落实到位,管护情况良好,未发现放牧、毁坏及人畜破坏的现象。19个区县尚未正式开展退耕还林地确权颁证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督查中,我们发现有个别县区存在推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不积极,造林成活率不高,自查验收不到位,信息系统建设缓慢等问题,出现的这些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关键在领导,主要是沟通协调不够。

    (一)领导重视程度不高。主要是思想上不重视,没有落实退耕还林政府负责制的要求,特别是有的县区政府领导对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重视程度不高,个别县区甚至没有成立专门负责退耕还林的机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宏观管理等工作力度不够,有些连技术人员都是临时抽调的,工程建设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四到县、四到乡的管理责任制未能真正落实到政府,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个人。

    (二)沟通协调不够。由于新一轮退耕还林要求地块落到土地二调成果图上,一些地方在落实任务时发现,二调成果与实地情况差异较大,加之可退耕地零星分散,落实农户、作业设计、组织施工难度大,一些地方出现畏难情绪,有些县区地方政府未能及时组织协调、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交流,影响了推进速度。

    (三)不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把退耕还林地准确地落到带有地理信息的卫片上,是新一轮工程建设适应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为此,我省研发了新一轮退耕还林信息管理系统,经过近半年的试用,该系统可成功实现对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从规划设计、整地栽植、检查验收、政策兑现、工程管护、效益分析等全方位、全过程的科学管理。正确使用该系统,不仅技术成熟,而且操作方便,是提升管理水平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新一轮退耕还林管理根本转型的历史必然,对此有相当一部分县区思想认识不足,工作准备不够,需要转变观念,加快系统建设步伐,积极适应工程精确管理的新形势要求。

    四、几点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退耕还林是生态工程,也是民生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把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理清思路,找准定位,搞好结合点,特别是要把工程建设与当地精准扶贫、林果产业基地建设和双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协调发展、共同推进。要按照“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四到位的要求,把工程建设落实到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退耕还林还草组织领导机构,抽调精兵强将充实领导小组办公室力量,充分发挥好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作用,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二)加强部门协作配合,全力共同推进。退耕还林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与农民群众息息相关的系统工程,发改、财政、林业、国土、农牧等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能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推动。发改部门要综合协调、衔接,牵头做好任务争取、任务落实等工作;财政部门要及时下达资金,做好资金的监管工作;国土部门要及时提供国土相关数据,以及航片、卫片等土地遥感影像资料,并帮助和支持林业、农牧等部门一同将非基本农田坡耕地落实到山头地块;林业、农牧部门要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深入建设一线,开展全方位的跟踪服务,全力做好政策、技术、信息、培训服务,确保工程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三)加强工程管理,提高建设质量。要积极适应新常态下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需要,抓紧搭建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信息管理数据平台,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确保工程建设质量。要继续推行工程监理制,对实施方案和作业设计的编制、退耕还林合同的签订、种苗供应、整地施工、苗木栽植、管护措施、政策兑现、档案建立等工程建设全过程进行监理,做到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既要切实加强工程管理制度建设,坚持用制度强化管理,又要全面应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坚持向技术要效率,不断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成效。

 

                               

 

 

 

                                                甘肃省林业厅

                                                2015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