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卫生部门呼吁建立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

17.08.2014  01:25

人民网兰州8月15日电(牟健)15日,甘肃省卫计委公布 “甘肃省重大疾病调查研究系列项目”调查结果,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终末期肾衰和白血病五种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危害大,社会经济负担高的慢性病(症)数据进行了通报。根据相关调查结果,卫生部门呼吁构建符合甘肃省实际情况的慢性病预防控制体系。

调查结果显示,在高血压病被调查人群中:患病率位居甘肃省前三位分别为金昌、嘉峪关、武威。兰州市为患病率最低的城市。吸烟、饮酒、食盐摄入量、超重/肥胖、教育程度、年龄等为导致高血压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在糖尿病被调查人群中:男性为11.6%,女性为8.9%,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年龄、经济收入、超重/肥胖、遗传等为导致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在高血脂症被调查人群中:高甘油三酯血脂的患病率为22.9%,其中男性38.2%,女性14.3%,男性明显高于女性。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及高胆固醇血症的危险因素有居住地(城乡)、年龄、性别等社会因素和吸烟、饮酒、喜欢吃肉及缺乏运动等;低密度脂蛋白血症的危险因素包括居住地(城乡)、吸烟、饮酒习惯等。

在白血病被调查人群中:农村发病率是城市的1.52倍,且死亡率高于城市。成人白血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服用抗肿瘤类药物、家庭装修及家具喷漆、精神压抑、长期职业接触史、经常食用洋快餐及方便食品、服用过减肥药等。饮茶、体育锻炼和食用新鲜蔬菜为成人白血病的保护因素。

据了解,我国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已超过2.6亿,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占死亡总数的85%,慢性病给国家及个人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专家坦言,甘肃省慢性病防控仍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包括政府重视不够,全社会的行动还没有形成,防治经费严重不足,卫生资源配置不均,防治体系尚不健全,卫生信息系统不完善,防治效果与其他省份还有很大差距等。对此,卫生部门建议,建立政府牵头、多部门协调的慢病防控机制,从实施城乡居民重大疾病健康素养促进工程、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强化病人的规范化管理、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等几方面入手,构建符合甘肃省实际情况的慢性病预防控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