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开始通水

13.12.2014  03:41

    ■这项重大工程将向北京、天津等华北20个大中城市及100多个县(市)提供生活、工业用水,兼顾生态和农业用水;整个项目年均调水量为95亿立方米

    ■这么多的钱从哪里来?来自主管部门的数据显示,1943亿元的中线主体工程资金来自四个渠道:中央投资、银行贷款、南水北调工程基金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

    12日14时32分,随着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缓缓开启闸门,清澈的汉江水奔流北上,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北京、天津、河北、河南4个省市沿线约6000万人将直接喝上水质优良的汉江水,近1亿人间接受益。

    根据国家安排,这项重大工程将向北京、天津等华北20个大中城市及100多个县(市)提供生活、工业用水,兼顾生态和农业用水;整个项目年均调水量为95亿立方米,其中河南省年均配额为37.7亿立方米(含刁河灌区现状用水量6亿立方米),河北省34.7亿立方米,北京市12.4亿立方米,天津市10.2亿立方米。

    这项调水工程从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水,沿线开挖渠道,经唐白河流域西部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沿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李村附近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线路全长1432公里。

    创下多个世界之最的这项大型工程于2003年12月30日开工建设,去年12月全线贯通。今年9月完成全部设计单元工程通水验收,同月29日通过全线通水验收,满足调水要求。

    工程投资谁来买单?

    作为世界最大规模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的资金投入也十分可观。记者从国务院南水北调办获悉,中线一期工程计划投资2013亿元,其中主体工程(含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总投资1943亿元,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工程投资70亿元。

    这么多的钱从哪里来?来自主管部门的数据显示,1943亿元的中线主体工程资金来自四个渠道:中央投资、银行贷款、南水北调工程基金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

    对于沿线民众来说,与自身关系比较紧密的是南水北调工程基金和重大水利基金两项,前者与水价有关,后者与电价有关。

    南水北调工程基金只在南水北调受水区省市筹集,主要来源于水价中的水资源费。中线4个受水区省市的南水北调工程基金筹资总额为180.2亿元。

    “多龙管水”怎么协调?

    在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之后,如何管好“水龙头”、保障工程后期水量成为现实问题。

    丹江口水库及上游目前开了3个“豁口”,除位于河南的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口--陶岔渠首外,还有湖北的清泉沟以及陕西的“引汉济渭”工程,3个取水工程分属不同地方、不同单位。由于丹江口水库控制流域面积9万多平方公里,涉及3省43个县,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可能将使水源区陷入抢水“乱战”。

    同时,靠近水源区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也被“分割”为丹江口大坝、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陶岔渠首工程和中线干线工程四部分。而负责运营管理的业主单位各不相同,分别是汉江集团、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公司、淮河水利委员会和中线建管局。

    “按照这种模式,今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由四个主体进行管理,如何分水?谁来放水?如果没有统一管理,就可能陷入争水乱战,这必须要由国家统一调度。”湖北省丹江口市一位水利干部说。

    原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局长、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院长许新宜认为,国家应对汉江上游加强监管,可专门成立汉江流域管理局,把汉江流域特别是水源区的水量和水质统一管理起来,以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输水安全及汉江流域生态健康。

    □综合新华社消息

    ■评论

    勿让南水北调变南水北“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12日正式通水。历经半个世纪的等待,南方的江水终于得以北上,为北方“解渴”。然而,调水之后,我们是否就能“高枕无忧”?

    多位专家表示,尽管南水北调来水后将提高沿线城市供水保障率,却仍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北方严重缺水的困局。将来之不易的外调水高效用好,科学调配水资源并加强全社会节水,才是缓解水危机的长效方法。

    多年来,对水的掠夺、浪费和污染触目惊心。不知不觉间,透支的水资源已成为华北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而令人痛惜的是,在许多领域,耗水“无底洞”依然存在。因城市管网漏失率高,“关不紧的水龙头”和“漏水的马桶”致使自来水白白流失;部分农田仍沿用粗放灌溉方式,粮食产出少耗水量大;高尔夫球场、滑雪场等“耗水大户”比比皆是,高档洗浴场所、水疗中心遍地开花;在不少洗浴中心、健身房,许多人将水龙头哗哗一开就是一两个小时,毫无节水概念。

    如果继续这种粗放式用水,想用多少就用多少,调来再多的水也无济于事。水资源短缺的紧迫形势让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人水关系,调整治水思路。全社会各行业“拧紧水龙头”势在必行。

    一方面,生活中要倡导人们文明节水的生活方式,形成“节水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气;另一方面,也要调整工业、农业的产业结构和布局,加强节水设施的应用推广,提高用水效率。此外,有关部门也要加大执法力度,对乱接水、偷水等浪费水行为予以严惩,抑制高耗水行业,对用水大户加强监管。更重要的是,强化水资源环境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思路,以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来调整未来城市发展规划,建立水资源高效集约利用体制。

    唯有此,才能不让南水北调沦为南水北“”,才能不辜负水源地及沿线人民的深情厚谊,才能在人水和谐之路上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     □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