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路激活铁路以南地区

30.06.2015  04:42

南山路盘活兰州铁路以南片区

穿越伏龙坪隧道

    兰州狭长的地形急需东西向的大通道,南山路实现全线通车,无疑首先缓解了城市交通。但是,南山路的作用却不仅仅只是一条城市大通道,它还是兰州市的城市形象工程、环境工程、畅通工程、民生工程、开发工程以及和谐工程。同时,以往相对落后的铁路以南地区,将迎来一个快速的发展机遇。

    城市之痛

    由于带状的用地结构影响道路利用效率,兰州市东西通道较少,南北向路网络尚未形成,致使市区交通呈现“东西拥挤,南北不畅”的突出矛盾。兰州外围又没有专用的过境线路,大量过境车辆穿越市区,加剧了市内交通矛盾。南部城区铁路周边的道路更是破损严重,棚户区接连成片,安全隐患较大。

    因为历史原因,城关区、七里河区陇海、兰新铁路以南,是外来无业人口迁移到兰州最早的落脚点,也是我市发展较为缓慢的地区,红山根、伏龙坪、兰工坪等地,到处是低矮、破败的平房;因为没有相应的市政配套设施,这里的环境卫生状况也存在诸多问题;因为这里南临兰山,所以这里是兰州地质灾害高发地段。本报记者曾多次到这一片区采访,所看到的景象,与兰州市日新月异的城市形象格格不入,虽然只相隔一条铁路线,却是两个世界的面貌。

    兰州市历届政府都想改造这一片区的发展问题,但苦于没有项目支撑,很多的想法只能停留在规划图纸上。2009年4月13日,南山路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这条路给南部片区发展带来了强劲的动力。

    肩负重任

    南山路工程是兰州市委、市政府重点组织实施的一项城市形象工程、环境工程、畅通工程、民生工程、开发工程以及和谐工程。

    作为形象工程,南山路的建设将结合兰州市城中村改造,彻底根治原战备路沿线的脏、乱、差等现象;同时,南山路绿化后,使整条道路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绿色走廊。

    作为畅通工程,南山路将与北环路形成城市内环,与南绕城高速路等形成城市的外环,进一步改善兰州市路网结构,缓解市区交通压力;可以加强市内交通与铁路的联系,形成完整的铁路大交通网;还可以有效加强南城区与高速公路的有机连接,便捷兰州市与周边城市的沟通渠道。

    作为环境工程,南山路的建设将极大地改善城市面貌,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增强兰州市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城市的投资环境。

    作为开发工程,南山路的建设将带动铁路以南城区综合开发,提升兰州市的综合竞争能力,是加快把兰州市建设成为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重要举措。

    新型模式

    作为兰州市城建史上一次性建设道路最长、投资最大的一项综合性市政工程,市委、市政府要求南山路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确保将其建设成为兰州市城建史上里程碑式的标志性工程。兰州城投南山路公司负责人介绍,在该项目的设计及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进行了很多有益探索,开创了新的建设模式。

    南山路工程采用了多项新技术、新工艺,确保道路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根据规划,道路沿线所有杆线必须入地,并且管位全部设置在中央隔离带或人行通道位置,做到主干道无井盖,防止“马路拉链”的发生,确保车辆通行的舒适性。同时,在道路交叉口或适当位置建设立交桥,可以确保在沿线不设置红绿灯情况下的交通畅通,建成后全线车程仅需30分钟,是省内第一条城市快速路。

    多项第一

    不仅如此,南山路几个控制性工程在设计上都开了甘肃省市政建设的先河,东岗立交桥是省内第一座互通式立交,建成后将成为兰州市的东大门;伏龙坪隧道是省内第一个市政隧道,设计中采用了目前最新设计理念“新意法”和“新奥法”,照明工程全部采用环保、节能材料;西柳沟立交桥是省内第一座建设内容最复杂的立交,上下高5层,与铁路混合施工,有效满足了城市内外交通之间的转换需求。由于兰州市地处西部高烈度地震区且沿线桥梁较多(共有桥梁36座),南山路进行了城市桥梁抗震设计及震后修复技术研究,可以有效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减少由于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

    南山路建设采用“以贷建路、以地还贷”的融资模式,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以土地储备获取银行贷款,为项目建设筹集资金,再通过土地熟化、出让和综合开发还本付息,在用经营城市理念开发建设城市方面做出了成功实践。

    统一管理、靠前指挥的“指挥部”建设模式。市政府筹备成立了“南山路工程建设指挥部”,通过指挥部这一平台,市领导对项目建设情况及存在问题了解更直接、更迅速,保证项目建设中的问题能够迅速得到解决。

    南山路工程建设量非常繁杂,如此浩大的一项综合性市政工程,要一次性建成困难很大。为此,兰州城投实施了“分段工程、分期实施”的方案,即南山路项目按总体设计一次完成,工程分期实施。2009年4月,南山路正式开工建设后,兰州城投决定先开始东段9公里道路工程及东岗立交桥、伏龙坪隧道、华林坪隧道等三大控制性工程的建设工作。首席记者甄燕红/文 记者甘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