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使臣的伙食

30.10.2014  12:21

    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路过朱紫国,朱紫国刚开始不把他们当重要人物看待,让师徒四人住普通房间,吃普通伙食。

    《西游记》原文是这么写的:

    有管事的送支应来,乃是—盘白米、—盘白面、两把青菜、四块豆腐、两个面筋、—盘干笋、—盘木耳。三藏教徒弟收了,谢了管事的。管事的道:“西房里有干净锅灶,柴火方便,请自去做饭。

    给你食材,给你燃料,你自己做去,想让我们派厨师?对不起,爷不伺候。所以孙悟空恨得牙根儿痒,非要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好让朱紫国另眼看待。

    其实老孙没必要生气。他们师徒一不是国家元首,二不是外交大臣,无非就是普普通通的过境旅客,人家朱紫国能免费提供食材和住处,就已经表现得很好客了,凭什么让人家按照接待外宾的标准热情款待呢?

    就算是外宾,人家也不一定热情款待。就拿南宋初年来说吧,大宋使臣到了金国,金国那边就是像朱紫国招待唐僧师徒一样的方式来招待的:只供应原材料,你自己做着吃。

    金国给大宋使臣供应什么样的原材料呢?这要看对方的级别。

    如果是宋朝宰相出使,金国会供应好酒二十罐、羊肉八斤、白面三斤、面酱半斤、大米三升、柴禾三捆,外加半斤油、半斤盐、两升醋、一千文“杂使钱”。所谓杂使钱,就是让你买蔬菜买调料的钱,想吃什么菜,上街买去。

    如果是尚书级别的使臣到访,金国会供应好酒六罐、羊肉五斤、白面三斤、大米二升、杂使钱两百文。至于油盐酱醋和柴禾,统统没有,得自己买。要是不想买,可以拿酒和肉来换。

    如果南宋使臣的级别再低一点儿,就不给好酒了,只给普通酒,每天三到五罐,羊肉两斤左右,面最多三斤,大米一升半,杂使钱最多一百文。

    可怜这些大宋使臣,跋山涉水来到异国,肩负着外交使命,代表着祖国脸面,到了地头没人宴请,还要烟熏火燎地下厨做饭,真是有丧国体。

    当然,使臣往往带有随从,不一定亲自做饭,可以让随从做,就像唐僧可以让徒弟去做一样。问题是随从也是人啊,是人就得吃饭,这样一来,本来有限的食材就更有限了,使臣还非得自己掏腰包不可,不然随从就得饿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