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母亲”“华夏舞圣”现身兰州 堪比国宝藏品

29.07.2014  20:27

华夏母亲

人民网兰州7月29日电(王生元)在近日举行的《中国民间文物档案》(甘肃卷)鉴宝、选宝现场,红山文化“华夏母亲”、齐家文化“华夏舞圣”双双亮相兰州,令在场的权威专家和藏家啧啧称奇。业内人士认为,这两件堪称国宝的藏品,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会像C型龙和铜奔马一样,成为家喻户晓的重要标志。

红山文化“华夏母亲”,材质为岫玉中的上乘碧玉,通高 17.5 公分,是一件4000多年前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珍稀罕见。栩栩如生的母亲,活灵活现、呼之欲出。母亲身怀六甲,手臂还抱着男孩,象征华夏民族生生不息,不可战胜。母亲脚步轻盈的行进在回家的路上,和煦的春风,吹乱了她一头秀发。母亲和孩子四目相对,母爱更显得入木三分。“华夏母亲”线条优美,动态十足,形神毕肖,高超的雕刻技艺令人扼腕叫绝,反映出了我国史前工匠的聪明才智和对艺术的完美追求。

齐家文化“华夏舞圣”,材质为透闪石和碳酸岩,通高26.7公分。“华夏舞圣”着对襟裙服,身姿绰约、衣裙翻飞,手舞足蹈,满脸愉悦,忘情的表演让她整个身心都陶醉在舞蹈的旋律中。齐家文化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1500年,为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早期文化。齐家文化“华夏舞圣”的发现,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和考古价值,对研究我国的服装史和舞蹈史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据藏家介绍,红山文化“华夏母亲”和齐家文化“华夏舞圣”,在北京还经过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常务委员孙学海,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原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研究员雷从云,一代鉴定宗师孙瀛洲之子、著名杂项鉴定专家孙洪琦,台湾著名鉴定专家罗有生等海峡两岸20余位权威专家的鉴定,他们均对这两件国宝级藏品赞不绝口。

现场,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玉器鉴定组组长、中央电视台《艺术品投资》栏目玉器类首席专家,业内最著名的玉器鉴定泰斗周南泉为红山文化“华夏母亲”题写 “华夏母亲”四个大字;著名杂项鉴定专家闪淑华为齐家文化“华夏舞圣”吟诗作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