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擘画美美与共的城市文明新图景

25.10.2022  09:08

  新故相推舒画卷,丹青妙手向翠峰。自开展文明城市创建以来,华亭市以“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内涵建设与硬件提升并重,深入实施城市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一幅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现代化幸福之城的锦绣画卷徐徐展开。

   民生工程托起群众“幸福指数”

  当好创城先行军,塑造路域新颜值。这些天,市住建局针对城区东大街主要路段因长期车辆碾压、雨水冲刷侵蚀等出现的不同程度凹陷、破损情况,全力开展道路维修工作,进一步优化道路通行环境。现场可以看到,多名修路工人正在进行铺设碎石、格栅、喷洒沥青等工作,大家相互配合,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这段路平时车流量密集,不少车子为了避开公路中间的坑洼而绕边,常常让迎面的车子躲闪不及,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党委政府把好事办到了咱百姓的心坎上。”周边的居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幸福感、获得感”是城市文明创建的试金石。华亭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强化硬件支撑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关键,谋划实施城市更新项目80个,当年计划完成投资31.02亿元,止目前已开复工62项,开工率77.5%,完成投资13.47亿元。市一院医技综合楼、仪山学校、市二幼、愿景公园里、水岸名邸、老旧小区改造等一大批民生项目有序推进。

  乡村治理绘就振兴宏伟蓝图

  在西华镇什民村,干净宽阔的道路、优美的游园景观格外引人注目。什民村在村党支部带领下,积极开展村庄环境整治。过去“一块木板两块砖、三尺破布围四边”的露天旱厕成为历史,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等行为得到有效治理。一个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城市新地标呈现在市民面前。穿行在绿地花海,听流水潺潺,鸟叫蝉鸣,居民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近年来,华亭市围绕村容村貌美、生态环境美、富民产业美等乡村建设要求,坚持规划引领、分类推进,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按照“先易后难、抓点示范、连点成线、以线扩面、全域覆盖”的思路,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形成示范乡村重点建设、其他乡村全面突破的梯次推进格局。2022年全面完成省级示范镇河西镇的创建,根据示范村创建验收23项指标内容,创建省级示范村5个、平凉市级示范村10个、华亭县级示范村5个。乡村治理上,推广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治理等乡村治理方式,深入推进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年内抓建乡村治理示范乡(镇)3个,乡村治理示范村10个,创新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推动农村移风易俗,持续深化“一行动一活动”,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五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文明新风劲吹  “绣”出大美仪州

  华亭市通过打造文明丰碑和道德标杆在精神引领中的主流价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让创城知识融入百姓生活。推荐报送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等各类文明集体40个、个人25名,省级道德模范11人,“平凉好人”10名,国家和省、市级“最美家庭”23户,  2人荣获“平凉好人”,评选华亭市第五届道德模范11人。从一个“好人”的凡人善举到一群“模范”的身先士卒,这些“好人现象”引发的“好人效应”,成就了整个城市“向善而生”的底蕴和风骨。

  按照100%全覆盖的要求,华亭市还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132个,各类志愿服务队伍240多支,注册志愿者人数达1.2万余人,一抹亮丽的“志愿红”成为城市文明的传播者、践行者和推动者,传递着城市温度和文明之风。

  从“一处美”到“一片美”,从“环境美”到“生活美”,从“一抹志愿红”到“满城文明风”,如今,从领导干部勇做先行者,到人民群众争当生力军,“文明”之美已经紧密融入城市血脉,成为这座城市鲜明的精神特质,在举手投足间播撒文明,在点滴细节上彰显文明,处处传递着城市的温暖,凝聚着发展的力量,谱写着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谐幸福的新图景。

  通讯员  厉茂林  龚小伟

将创建示范美丽宜居村庄1500个左右
本报北京10月23日电 (记者高云才)近日,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