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莫高的中秋乐与月

19.09.2016  08:03

    原标题:千年莫高的中秋乐与月

  这是在莫高窟九层楼广场拍摄的音乐会现场(9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新华社记者 张玉洁

  中秋夜21时,灯光映红莫高窟标志性建筑九层楼。著名指挥家陈燮阳手中的指挥棒一挥,纪念敦煌莫高窟开窟1650周年音乐会开场。

  弦乐、管乐、打击乐,乐音声声入耳。清风拂动,演奏者倾情投入。在14日举行的音乐会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团长关峡说:“此次演出的绝大多数演员都是第一次来到敦煌,能在神圣的莫高窟演出,大家都非常兴奋。

  《茉莉花》《花好月圆》《天方夜谭》《酒神之舞》等中西方名曲渐次登场。在演奏者身后的莫高窟中,钟鼓齐鸣的景象在1300多年前初唐时期的壁画就有呈现。

  莫高窟第220窟北壁,4位舞伎、32位乐伎鼓乐歌赞,供养药师佛。经历千年,壁画中筝、阮、琴,甚至今天交响乐队中竖琴的前身箜篌,都清晰可辨。

  图为莫高窟第35窟中国传统日月神左手托的玉兔、蟾蜍、月桂树。(图片来源:敦煌研究院)

  大弦嘈嘈,小弦切切,舞台上的琵琶演奏初是乐声轻盈,有如飞天从九天而降,披帛随风轻扬。接着,节奏渐快,气势增强,交响乐随之而起。恢弘之势,宛如无数飞天遨游天际,万丈佛光耀眼灿烂。著名琵琶演奏家赵聪说:“《丝路飞天》的创作灵感就是在敦煌采风时获得的。在不同地方演出了多次,但这是头一回来到飞天的故乡敦煌演出,非常激动。弹奏时,感觉无数尊飞天向自己飞来。”

  飞天是敦煌壁画中的标志形象。漫天飞舞的飞天是印度天神与道教飞仙合璧的产物。

  东西方文明交融荟萃,正是莫高窟的显著特色。敦煌是丝绸之路重镇,千余年间,多元文化在这里积淀。

  “希腊、印度、波斯、中原文化在敦煌荟萃,实现了文化的交响。今年是莫高窟建窟1650周年,这个中秋,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在莫高窟前举行音乐会,愿用音乐连通古今、交响未来。”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说。

  伴随着上海、敦煌两地400名小学生的合唱,交响乐队演奏起《半个月亮爬上来》,演出高峰又至。在灯光的映衬下,乐队身后的莫高窟标志性建筑九层楼更显恢弘。九层楼内,是高达35.5米的莫高窟第一大佛倚坐弥勒大佛。

  图为莫高窟第103窟中壁画描绘的拜月场景。(图片来源:敦煌研究院)

  大唐盛世,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开放包容的朝代。畅通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极大地促进了中原王朝与西方世界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互鉴。敦煌莫高窟也在那时迎来了艺术巅峰。

  “古代丝绸之路带来的多元文明交融互鉴,让莫高窟熠熠生辉。1650年后,愿纪念莫高窟开窟的音乐会能成为文化的交响,为世界和平与文化多样性作出贡献。”王旭东说。(完)

( 编辑:王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