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送书记”争议背后的是与非

23.07.2015  04:44

    背景:排长队、拎鸡蛋、喝米酒、相拥涕泣……日前,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原赣州市委书记史文清火了,原因是他在赣州离任前,得到了上千人的送别。针对网友的关注,多名送别者告诉记者,送别是他们得知史文清离开时间后自发组织的,目的是表示感谢。

    中国青年报发表李劭强的观点:“千人送别”的场景,引起了舆论的选择性解读。虽然,有图有现场,但公众解读依然多样:有人将其解读为鱼水情深,依依不舍;也有人解读为刻意组织,现场表演。这种反差恰恰是舆论领域的常见现象:人们总是习惯性地先站队,先亮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但不对现象作深入分析。至于真相是什么,判断是否严谨,人们并不在意,他们在意的是:我站队了。任何事情都可以质疑,质疑是人们获得真相的最好途径,质疑也是一种沟通,有助于形成共识。但是,质疑的前提是实事求是,是全面占有信息,如果没有可靠的依据,只凭感觉去质疑,就会成为怀疑一切的虚无主义——任何事情都是假的,所谓真相不过是假象。而质疑的行为也会成为个体表现自己的一个捷径——只要怀疑一切,不相信一切,就似乎可以表现出独立思考的一面。当站队时,人们最在意的是,自己的观点是否是胜利的一方,而不是真相是什么,观点是否立得住脚。

    小蒋随想:一个地方的领导干得究竟如何,有没有真心为群众办实事,其实只有当地群众最清楚。至于“千人送别”是不是“被自发”,也不是由看客们说了算的,真实情况还得听当地群众的。据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