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红十字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冠名红十字医疗机构管理工作的通知

20.11.2014  18:34

    甘肃省红十字会文件

  甘红办发〔2014〕80号

甘肃省红十字会关于进一步加强 冠名红十字医疗机构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市、州红十字会:

为进一步加强对冠名红十字医疗机构的管理,更好地发挥冠名红十字医疗机构人道服务方面的作用,根据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冠名红十字医疗机构管理办法(2014年修订)》(甘红办发〔2014〕61号),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严把准入关,对新申请冠名的医疗机构要严格审查。

各级红十字会应当严格按照《冠名红十字医疗机构管理办法(2014年修订)》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审批,保证冠名红十字医疗机构少而精。

      (一)严格审查冠名条件。 由红十字会创办(包括历史上创办)、设置,国内、外红十字会提供资助援建,历史上与红十字会关系密切或对红十字事业做过特殊贡献的医疗机构,并遵守《红十字会法》和红十字会章程,热爱红十字事业,履行红十字义务,遵守国家有关规定者,可以申请冠名“红十字”。对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允许执业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并且是红十字会的团体会员单位,同时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申请冠名前两年内未受过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罚,具备一定规模和技术水平的医疗机构,方可办理审批手续。市、县级冠名的需分别具备二级甲等、二级以上医院资格或有300张以上床位、100张以上床位。不接受门诊部、诊所、卫生室(所)的冠名申请。

      (二)严格按照程序审批。 各级红十字会在接受申请进行审批是应按照考察、公示、逐级上报、批准、备案、签署协议等程序进行。符合冠名条件的医疗机构,在征得其主管卫生行政部门同意后向同级红十字会提出申请(申请表见附件2),不得越级冠名。接受申请的红十字会进行实地考察、审核资料(申请材料清单见附件1)、撰写考察报告、提出初审意见,在当地媒体公示无异议后逐级上报至省红十字会,省红十字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各级冠名医疗机构的审批,市、县红十字会不能自行审批。省红十字会应在批准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将有关材料报总会备案,总会有权在接到备案报告后纠正或撤销不符合规定的审批。接受申请的红十字会收到省级红十字会书面批准意见后,与医疗机构签署冠名协议(协议书示范性文本见附件3)。经红十字会批准冠名的医疗机构依法到卫生行政部门办理相关登记。冠名医疗机构在协议终止后再次申请冠名的,按照初次申请冠名的程序办理。

      (三)按规定确定冠名名称。 在地区名称后、医疗机构名称前,增加“红十字”字样作为冠名名称。冠名名称不得使用“红十字会”字样,不得作为医疗机构第一名称,不得改变医疗机构第一名称的通用名称,不得对红十字会产生不良影响。非政府办的医疗机构的冠名名称不得含有行政区划名称(即省、市、区、县字样)。

二、加强管理和检查,接受社会监督。

      (一)正确使用冠名名称和红十字标志。 冠名机构应在其主要出入位置悬挂带有冠名名称的规范性牌匾或铭牌(示范性牌匾和铭牌见附件7)。冠名医疗机构对外签署协议、合同等法律文件和发布医疗广告、进行其他非公益性宣传时,均不得使用冠名名称和红十字标志。在医疗机构外或媒体上,只有在从事红十字人道服务工作时,冠名医疗机构才能使用红十字标志和红十字字样,并须得到红十字会的书面授权(医疗机构外使用红十字名称、标志申请表见附件4)。

      (二)严格资金使用和监管。 冠名医疗机构作为团体会员单位,每年应按时向同级红十字会缴纳会费,各级红十字会依据《中国红十字会会费管理办法》管理和使用冠名医疗机构缴纳的会费。各级红十字会对冠名医疗机构捐赠的款物,依据《中国红十字会募捐和接受捐赠工作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和使用,捐赠资金不得用于在编人员及机构的经费支出。冠名医疗机构开展人道工作的款物要设立专账管理,保证专款专用,接受相关部门的审查监督,并定期向社会公布。

      (三)定期考核并公示。 冠名医疗机构的医疗执业活动由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监督管理。各级红十字会要加强对冠名医疗机构开展人道服务工作的管理,制定有效的制度、措施,知道、检查、监督冠名医疗机构开展相关工作。各级红十字会要每年对冠名医疗机构进行考核(年度考核表见附件6),将考核情况上报省红十字会,同时通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年度考核不合格的,责令其整改。考核优秀者,予以奖励。省红十字会每两年对冠名医疗机构的相关信息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每年考核时还应检查协议是否到期,冠名医疗机构拟在协议到期后继续冠名的,在期限满前1个月提出申请,由冠名的红十字会审查,符合条件的,续签冠名协议,并逐级报总会备案。

      (四)建立冠名撤销机制 。冠名医疗机构年度考核不合格,整改后仍不合格的;不履行冠名协议的;未正确使用冠名名称和红十字标志,经指出仍不改正的;给红十字会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损失的;被卫生行政复议行政处罚且情节严重的,应取消其冠名(取消或终止冠名审批表见附件5)。由对其冠名的红十字会提出取消冠名的意见,逐级上报省红十字会批准,同时由省红十字会报总会备案,并向社会公布。被红十字会取消冠名的医疗机构依法到卫生行政部门办理相关变更登记。冠名医疗机构的行为对红十字会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红十字会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三、注重人道作用发挥,积极弘扬和践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一)成立红十字组织。 冠名医疗机构要成立红十字组织,并设立红十字会办公室,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负责相关工作。

      (二)开展红十字相关宣传。 在医疗机构内设置带有红十字标志的固定宣传栏。开展多种形式的红十字运动知识宣传,每年世界红十字日、其他纪念日举办相关活动,弘扬红十字精神,传播红十字知识,维护红十字会声誉。

(三)开展红十字人道服务工作。 冠名医疗机构每年投入一定的资金开展红十字人道服务工作,开展医疗救助项目,为弱势群体提供人道救助服务,为贫困患者减免医疗费用,宣传普及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器官捐献知识,协助当地红十字会开展应急救护培训,组织志愿服务队伍。有条件的成立应急救援队,在发生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时,根据红十字会的要求,开展积极、有效的人道救援、救护活动。

 

      附件:1.冠名红十字医疗机构申请材料清单

                  2. 冠名红十字医疗机构申请表

                  3. 医疗机构冠名协议书(示范性文本)

                  4. 医疗机构外使用红十字名称、标志申请表

                  5. 取消(终止)医疗机构红十字冠名审批表

                  6. 冠名红十字医疗机构年度考核表

                  7. 冠名红十字医疗机构示范性牌匾和铭牌

 

 

                                                      甘肃省红十字会

                                                    2014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