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甘肃省粮食产量有望实现“十二连丰”

25.11.2015  08:40

  原标题;今年我省粮食产量有望实现“十二连丰”

   中国甘肃网11月25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 (记者 陈玮) 11月24日,记者从甘肃省统计局了解到,今年我省粮食产量有望实现“十二连丰”。数据显示:今年,全省粮食种植面积达4274.43万亩,比上年增加10.8万亩,增长0.8%,预计粮食总产量将达1180.29万吨,比上年增加21.59万吨,同比增长1.9%。我省今年夏粮呈现面积、总产双连增态势。其中全省夏粮面积达1372.19万亩,增长0.6%;夏粮产量达321.7万吨,同比增长3.76%,前三季度,全省完成现价农林牧业增加值751.7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5.6%,其中:完成现价农业增加值582.58亿元,同比增长6.3%;完成现价牧业增加值133.94亿元,同比增长2.1%。

  近年来,我省定西、陇西等地区农民大量种植药材,收益明显。然而受2014年中药材价格持续“跳水”影响,今年农民种植积极性较往年有所下降。今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03.06万亩,比上年增加19.37万亩,同比增长5.1%,较上年增幅下降4.45百分点;预计产量可达106.61万吨,比上年增加7.24万吨,同比增长7.28%,较上年增幅下降7.38个百分点。

  当前,农业生产总量增长与农产品卖难矛盾并存。由于受农产品市场流通不畅、经营体系不健全、经纪人作用发挥不充分等因素影响,“季节性”滞销和“卖难”等问题还比较突出。

  统计部门分析认为,应建议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发掘优势资源,形成区域特色。特别是针对养殖业,应建立生产预警机制,加强对市场的调控,及时、准确地向广大养殖户发布价格、供求等有关信息,加强部门间会商,及时发布生猪产销信息,引导养殖户顺时出栏,稳定市场各方预期。积极引导养殖户养殖规模,避免养殖户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盲目生产局面,防止畜禽生产步入恶性循环。既要防止“肉贵伤民”,也要避免“猪贱伤农”。同时,还应关注农产品价格变化,加强对种子、化肥等农资产品的生产、流通、零售等环节监管,研究切实可行的措施,抑制过快上涨的农资价格,确保农资价格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