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辉煌成就系列报道之八】甘肃交通“十二五”发展成就
“十二五”辉煌成就系列报道之八
全省交通“十二五”发展成就
一、铁路方面
“十二五”以来,在国家部委的支持和指导下,我省铁路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69亿元,全省铁路运营里程达3985公里,铁路新增运营里程1104公里,其中高速铁路859公里。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国家下达我省铁路投资计划居全国第一,有力地支撑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的改善;2014年底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已投入运营,结束了我省不通高铁的历史。“十二五”期间,我省境内新开和续建铁路项目13个,总里程达3640公里。除西安至平凉铁路、兰新第二双线、兰州至中川机场铁路、天水至平凉铁路、中川马家坪铁路投入运营外,目前在建的兰州至重庆铁路、宝鸡至兰州客运专线、敦煌至格尔木铁路、额济纳至哈密铁路、干塘至武威南增建二线、兰州铁路综合货场、兰州至合作铁路等7个项目进展顺利,银川至西安铁路预计年内开工建设。
铁路覆盖了全省14个市州中的13个,路网密度达86公里/万平方公里,高于西北地区平均水平,为全国水平的80%。铁路复线率和电化率分别为62%和83%。
目前,我省境内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铁路项目还有中卫至兰州客运专线、兰州中川机场至张掖三四线、环县至褚家湾铁路、庆阳至平凉铁路4个项目,总里程约800公里,匡算投资868亿元。
取得这些成绩,主要得益于: 一是部省会谈纪要的签订为推进铁路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 。“十二五”以来,我省通过与原铁道部签订会谈纪要的形式,加快推进铁路建设和发展。会谈纪要明确了一大批事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铁路项目的建设时机和资金筹措方案,对国家铁路网规划中甘肃境内重大项目建设意义重大,为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为加快我省铁路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有力的机制保障。如:2012年11月26日,我省和原铁道部签订了第三次部省会谈纪要,明确了“十二五”末建成西安至平凉铁路、天水至平凉铁路、兰州至重庆铁路、兰新铁路第二双线4个项目;开工建设宝鸡至兰州客运专线、兰州至中川机场铁路、敦煌至格尔木铁路、干塘至武威增建二线、兰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加快推进银川至西安铁路、包兰铁路兰州至银川扩能、兰州至合作铁路、酒泉至额济纳铁路、成都至兰州铁路5个项目,明确了对纳入全国铁路规划的兰州至张掖增建三四线等项目,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原则性地确定了各个项目部省出资比例,双方在项目推进中应尽的义务。 二是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铁路项目建设。 “十二五”以来,每年全国“两会”期间,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率领省直部门赴国家发改委、铁路总公司进行会谈,商定铁路重大项目事宜。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从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等方面也提出了重要的建议提案;对重点铁路项目前期、重大项目建设方案、技术标准、关键工作节点,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先后三十余次专题赴京衔接汇报;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省上领导多次做出重要批示,并赴现场调研、督办、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如:就兰州西客站建设方案问题,刘伟平省长3次召开办公会议研究;就兰州至中川机场铁路征地拆迁中的突出问题,亲自过问,亲赴现场协调督办。 三是全省“十二五”铁路规划明确了奋斗目标 。“十二五”期间,全省铁路建设重点以扩大路网覆盖面,增加路网密度为主攻方向,进一步强化、完善兰新、陇海既有通道,加快建设新的省际、区际运输通道,适时建设必要的联络线和分流线,加快枢纽改扩建工程,使总体运输能力能够满足甘肃省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力争实现全省14个市州全部通铁路,铁路建设及营业里程达到6000公里以上,其中双线率超过60%,电气化率超过80%,路网密度接近东部地区平均水平。 四是省直相关部门和市县政府为铁路建设做出了不懈努力。 省发改委及时研究编制了《甘肃省铁路网“十二五”规划》,并积极争取将其纳入国家规划,优先给予安排建设。省直相关部门和市县政府在环评、土地、选址、水保、安评、能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一系列前置性手续审批时,均给予了大力指导和支持;同时,省直有关部门和市县政府把做好征地拆迁工作当做铁路项目建设顺利实施的基础条件,不断加强和规范铁路项目征地拆迁管理工作,依法依规做好征地拆迁工作,维护群众利益,确保项目顺利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在经济基础薄弱,灾后恢复重建和民生工程建设任务繁重,国家投资项目地方配套资金缺口大,地方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近年来,我省充分利用地方政府债券、中期票据、财政预算内资金、铁路建安营业税集中征收等方式,努力筹措落实铁路项目地方配套资本金200多亿元,为全省铁路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公路方面
“十二五”期,全省公路建设预计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47亿元,是“十一五”期的近3倍。截止2014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13.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300公里,国省干线1.4万公里(二级及以上里程1.05万公里),农村公路12.07万公里,公路密度达到32.43公里/百平方公里,实现所有市州和48个县市区通高速公路,所有乡镇和70%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预计到“十二五”末,全省公路网总里程将达到13.9万公里,五年间新增总里程2万公里。在加快全省公路建设的同时,甘肃境内的国道网、省道网规划调整工作也及时完成,调整后,境内国家公路网规划总里程达到14788公里;省道网规划总里程达到20620公里。
(一)高速公路里程翻番。“十二五”以来,甘肃省全面推进原“7918”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同时,加快推进符合国家和全省区域发展战略,加强对省际、区域和城际联系具有重要意义的省级高速公路建设,全省高速公路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到2014年底,全省14个市州政府驻地实现高速公路贯通,提前完成规划目标。预计“十二五”期末,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3600公里,县通高速比例将达到62%(2014年底高速通车里程为3300公里,县通高速比例为56%)。
(二)普通国省道技术等级明显提升。“十二五”以来,全省以提高国省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国省道改造力度,全力实施县通二级公路建设,在提升技术等级、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到2013年底,全省86个县市区政府驻地以二级及以上公路贯通,提前完成规划目标。预计“十二五”期末,调整后的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将达到60%、普通省道三级及以上公路比重将达到45%。
(三)农村公路通畅工程成效显著。“十二五”期,全省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革命老区为交通扶贫攻坚主战场,重点实施乡镇和建制村通畅工程,加大了农村公路中新建桥梁、危桥改造和安保工程建设力度,农民群众的出行条件明显改善。截至2014年底,全省实施乡镇通畅工程1936公里,实现了所有乡镇通沥青(水泥)路,提前完成规划目标。“十二五”期,预计全省实施建制村通畅工程4.7万公里,解决8700余个建制村不通沥青(水泥)路的问题,建制村通畅率将达到80%(2014年底建制村通畅率为70%)。同时,实施国有林场路1700余公里,其他农村公路4100余公里。
(四)公路客货运输站场建设积极推进。“十二五”期前四年全省公路客货运输站场建设累计完成投资45亿元。截至2014年底,全省等级客运站达到903个,其中,一级站26个、二级站46个、三级站69个、四级站115个、五级站647个,二级及以上客运站占等级客运站比重为7.9%;全省货运站总量将达到43个,其中,一级站3个、二级站15个、三级站7个、四级站18个。全省持续加大农村客运站建设投资力度,“十二五”前四年累积完成投资8533万元,农村客运站数从2011年的4512个,增加为2014年的9880个,其中农村客运站等级站达到了698个。截至2014年底,农村客运站已涵盖全省所有乡镇和87.21%的建制村。
三、民航方面
“十二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民航局的大力支持及关心帮助下,特别是2011年5月国家民航局与我省签署《关于加快推进甘肃民航发展的会谈纪要》以来,我省民航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管理体制不断理顺,机场建设稳步推进,航线网络不断开拓,服务能力不断提高,较好的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取得的主要成绩有:
(一)机场布局进一步完善。甘肃作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布局的重要黄金段,更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战略通道,在全国发展稳定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全省拥有兰州中川、天水、庆阳、嘉峪关、敦煌、金昌、张掖、夏河8个通航机场,其中“十二五”期间先后建成通航了金昌、张掖、夏河3个机场。全省现有通航机场已覆盖8个市州,覆盖率达57.1%。陇南成州机场正在建设,平凉机场选址已报民航局待批,天水机场迁建预可研正在编制,临夏机场、定西机场选址工作正在有效开展。
(二)航空业务规模快速增长。“十二五”前四年,甘肃省民航业务量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甘肃民航的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和运输起降架次年均增长率为17.5%、11.9%和15.1%,均高于西北地区和全国民航平均水平。2014年,甘肃民航旅客吞吐量达到755.4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9万吨、飞机起降7.0万架次,同比增长15.4%、12.7%和8.2%。其中,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658.9万人次,国际及地区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万人次。
(三)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十二五”期间,根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甘肃民航开展了甘肃机场管理体制理顺工作。2012年底,甘肃省民航机场管理局挂牌成立,负责省内民航机场行业管理,2015年初完成了甘肃机场集团和海口美兰机场股权置换,将甘肃机场集团及所属的6个机场从海航集团收回。明确了甘肃省机场产权并改组设立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将甘肃省机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纳入省民航机场集团管理,并新设立了航空物流、旅游传播、民航置业等8家辅业板块,明确了改革后机场集团的功能定位、管理模式和发展目标,实现了甘肃机场投资建设、管理运营和资产财产的完整统一。管理体制的深入实施加快了甘肃民航机场设施的建设进程,增强了甘肃民航的管理水平,提升了甘肃民航发展质量,为甘肃民航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十二五”期间,随着甘肃民航管理体制不断理顺,甘肃省民航建设项目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民航机场设施不断完善,重点建设项目相继实施。截至2014年底,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总投资达36.3亿元。先后建成通航了金昌、张掖、夏河机场,进一步完了运输机场布局,县级单元覆盖率由“十一五”末的41%增加至55%;基本完成了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和庆阳机场扩建工程,大大提升了机场基础设施保障能力;结合兰州至中川城际铁路,同步推进了兰州中川国际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将兰州市区到兰州中川国际机场的通达时间缩短至20分钟,进一步改善了兰州中川国际机场进出地面交通不便的问题;同时新建陇南、平凉机场,扩建敦煌机场以及迁建天水机场等“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均在稳步推进中。五是航空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甘肃民航积极拓展航线网络,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为指引,不断扩大航空服务范围。截至2014年底,甘肃民航共开通119条国际国内航线,通航点达66个,其中国际级地区通航点达8个,实现了全国所有省会城市的通航,国内大中型城市覆盖率达55%,基本形成覆盖全国、通达欧洲的航线网络。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以建设区域枢纽机场为目标,增强航空公司引进力度,加大基地航空建设进程,截至2014年底,共有25家航空公司在兰州中川国际机场运营,较“十一五”末增加12家,其中两家基地航空公司(东方航空、海南航空),所占航空市场份额达57.8%,航空运营市场初具规模。六是空管综合保障能力逐步强化。“十二五”期间,甘肃民航不断提升空管综合保障能力,加大空管设施投入,大力推广空管技术应用,是的管制方式逐步转变,空域使用效率不断提高,装备水平得到有效改善。同时,甘肃民航狠抓服务质量,制订了大面积航班延误应急处置预警响应机制和处置措施,加强了各保障单只之间的沟通与协调,航班正常率稳步提升,2014年甘肃省机场放行准点率达78.6%,居全国前列。
四、水运方面
“十二五”期,全省加快以黄河航道和主要港口为重点的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内河水运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截至2014年底,全省水运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0575万元,完成了黄河白银四龙至龙湾航运建设二期工程、黄河刘家峡港区航运设施建设工程、黄河乌金峡库区及龙湾至南长滩航运建设一期工程、黄河大峡库区航运建设工程、农村公路渡口码头建设工程、甘肃省老旧渡船和塔架改造等项目,启动了黄河兰州新港航运建设工程,黄河大河家至炳灵寺电站段航运建设工程、洮河九甸峡库区航运工程等前期研究工作。“十二五”期,新增码头泊位98个(其中码头泊位37个、浮筒码头泊位26个、渡口码头泊位35个),改造老旧渡船15艘,索渡船塔架12处,建设省级海事应急搜救指挥中心1个。预计“十二五”期末,全省航道通航里程将达到913.77公里,其中等级航道里程将达到456.1公里、比重为50%。
责任处室:省发改委交通处
联系人:韩多鹏
联系电话:4609157/13919448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