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酒泉市文博事业迈上新台阶

28.01.2016  18:54

    “十二五”时期,是全市文博事业跨越发展的五年。酒泉市文物博物馆系统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合理利用”的文物工作思路,以锁阳城等三遗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和酒泉市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为标志,全市文博事业迈上新台阶,为酒泉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物保护取得新成效

    2014年6月,酒泉市的锁阳城、悬泉置和玉门关三遗址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遗产点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自此,全市世界文化遗产达到5处,酒泉市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大市”。

    五年来,肃州区鼓楼、金塔县缸缸洼遗址、金塔县火石梁遗址、玉门市砂锅梁遗址、玉门油田老一井、瓜州县六工城遗址、瓜州县踏实墓群、肃北县五个庙石窟、肃北县大黑沟遗址等9处文物点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市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20处,位居甘肃省各市州前列。

    马鬃山玉矿遗址进入2013年“中国十大考古”备选名单,201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名录。同时,市政府公布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

    “十二五”期间,全市文博系统累计组织实施各类文物保护项目75个(含续建重复计划),金塔芦草井汉长城加固维修工程、玉门火烧沟遗址防洪工程、玉门花海汉长城加固维修工程、锁阳城遗址防洪工程、锁阳城遗址安防和本体加固工程、敦煌汉长城加固维修工程、悬泉置防洪和展示利用工程、玉门关预警监测和围栏工程等一大批重点文物保护项目相继完工,完成投资36309万元。争取到位国家和省上文物保护资金23716万元,其中,文物保护资金17455万元,博物馆免费开放资金6261万元,有效提升了酒泉市文物保护利用水平,消减了重要文物遗址的安全隐患。

    博物馆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十二五”期间,酒泉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扶持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和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若干政策意见,促进了各类博物馆竞相发展。仅2015年,全市新增各类博物馆15个。

    目前,全市正式登记注册博物馆达31个,比2010年增加22个。其中,文化系统博物馆11个、行业博物馆7个、非遗博物馆1个、民办博物馆5个、乡村记忆博物馆7个。列入国家免费开放计划博物馆10个,每年享受国家免费开放经费近1500万元。

    此外,启动实施敦煌博物馆聚落项目,编制完成《敦煌博物馆聚落项目实施方案》,以敦煌文博园为主题的12个专题博物馆正在加紧建设,将成为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重要载体。

    据了解,全市博物馆年参观游客达10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