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全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取得六大成绩

04.05.2016  17:49

5月3日,记者从在兰召开的省学位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获悉,“十二五”时期,省学位委员会着力优化学科布局结构,全面深化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生教育规模稳步增长,高层次人才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大幅提升,为我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主要取得六项成绩。

这六大成绩为:一是学位授权布局和结构不断优化。“十二五”时期全省新增1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目前,全省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达到4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达到158个,覆盖了除军事学以外的12个学科门类。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种类31个、授权点(领域)121个,形成了布局合理、门类齐全、优势明显的学科体系。二是学科实力和水平持续提升。全省高校有13个学科进入美国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排名前1%,2个学科与ESI前1%接近度超过80%。9所研究生培养高校的119个学科参加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比第二轮参评学科数增加109%。三是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十二五”时期全省共培养博士研究生3532人,硕士研究生4万余人,全日制研究生在校生人数29872人,比“十一五”时期增加16.6%。四是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化。各高校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校企联合、校所联合和校际联合的方式,新建25个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搭建起了协同创新、联合攻关的战略平台。启动实施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工作,7所高校成为国家试点单位,3所高校为省级试点单位。6所研究生培养高校为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定向培养和储备人才,高层次人才的战略支撑作用更加明显。五是质量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以学位授予单位质量保证为基础,教育行政部门监管为引导,学术组织、行业部门和社会机构积极参与的“五位一体”的质量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开展全省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和学位论文抽检工作,博士学位论文抽检合格率达92.5%,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合格率达95.6%,对各单位提高质量、落实导师第一责任发挥了重要作用。六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强化。“十二五”时期9人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其中省属高校3人,实现历史性突破。1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00余名青年教师入选“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启动实施甘肃高校飞天学者特聘计划,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一批名特聘教授和客座教授,我省高层次人才队伍优势资源进一步扩大。

供稿:杨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