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十二五”发展成就回顾之经济综合实力篇
原标题:为实现“小康”奠定坚实基础
——我省“十二五”发展成就回顾之经济综合实力篇
开栏的话攻坚克难创佳绩、凝心聚力奔小康。回顾“十二五”,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省委带领全省干部群众紧跟时代步伐,抢抓发展机遇,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谱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陇原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使“十二五”时期成为甘肃历史上经济总量扩张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十三五”发展由此打下了坚实基础,开拓了广阔前景。展望“十三五”,机遇和挑战并存。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委会通过的《中共甘肃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十三五”甘肃发展确立了指导思想,明确了奋斗目标,确定了着力重点。从今天起,本报开设“见证‘十二五’·展望‘十三五’”栏目,总结回顾“十二五”时期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谋划展望“十三五”甘肃发展的发展路径和美好前景,激励引导全省广大干部群众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委会精神上来,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上来。敬请关注。
“十二五”即将过去,五年的历程极不平凡,五年的成就令人振奋。五年来,省委省政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牢牢扭住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在我省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瓶颈制约严重的情况下,推动综合实力实现重大跨越、扶贫攻坚取得重大突破、经济转型出现重大转变、战略平台发挥重大作用、城乡面貌发生重大变化、人民生活得到重大改善、改革开放迈出重大步伐,全省经济综合实力迈上了新台阶。
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有为、稳中向好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族人民紧紧围绕省委提出的“十二五”跨越式发展的总体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十二五”期间我省经济总量和质量都有可喜变化,综合经济实力持续提升,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仅就生产总值来看,“十二五”期间连年刷新纪录,从2010年4119亿元,到2014年末已经达到6835亿元,今年将突破7000亿元大关。
我省地处西北内陆,经济内向,开放程度低。“十二五”以来,我省正发生着一些可喜的变化:企业走出国门,产品销往海外,外贸出口逐步攀升,正在从传统发展模式中转型,布局内陆产业新结构。以石油钻井设备为主要产品的兰石集团,过去主要依靠国内市场,曾一度遭遇发展瓶颈,举步维艰。如今的兰石集团却成为我省外贸出口的明星企业。放开眼界、调整布局不仅让兰石集团获益颇丰,“十二五”以来,我省一批老矿业企业、工业城市都在转型中寻求发展。地处河西走廊中端的金昌市有“中国镍都”之称,是典型的工业城市,近几年来,连片的薰衣草基地却让金昌又成为有名的旅游之地。
从单一依靠国内市场和资源,到学着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施转型,让我省出口贸易出现大幅度增长。据统计,仅2014年,我省对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出口同比增长了3.3%,贸易额占全省进出口比重由2013年的18%提高到23%。也正是这一年,我省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13.2∶42.8∶44,第三产业比重10年来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十二五”期间,在全省经济总量攀升、结构优化,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背后,折射出我省正在以独有的魅力吸引更多的投资。固定资产投资从“十一五”末的3380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7759.6亿元,实现翻番。
如果说,经济数据更多地体现为衡量发展的“量”的指标,那么,民生改善则可以作为衡量发展的“质”的标尺。
截至2014年年底,我省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均超过经济增幅,呈现出速度、质量、效益良性发展的好局面。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民生保障力度不减反增,各项民生投入不断上扬。“十二五”期间,我省财政收入用于民生的比例不断提高,“两基”攻坚任务全面完成,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2013年至2015年全省将新建各类保障房33.13万套,比“十二五”规划增加了2.34万套……保基本、兜底线、广覆盖,民生保障网正在不断织密织牢。
“在甘肃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道路上,‘十二五’无疑处于承前启后、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甘肃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周强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