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委"十三五"规划建议:鼓励自愿包干扶贫

01.12.2015  08:50

    原标题:省委提出“十三五”规划建议,全省生产总值5年跃上万亿台阶 2020年甘肃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制图/武亚新

  新华网甘肃频道消息 “十三五”时期是甘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中共甘肃省十二届十四次全委会议,认真研究了“十三五”时期全省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并于日前提出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2020年,甘肃人民要与全国人民一道奔小康,全省生产总值也要跃上万亿元台阶。

   发展目标:2020年全省生产总 值跃上万亿元台阶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到2020年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全省生产总值跃上万亿元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对内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着力打造向西开放大门户、清洁能源大基地、文明传承大平台、生态安全大屏障。

   扶贫攻坚:推行扶贫对象实名制,鼓励自愿包干扶贫

  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攻方向,推动扶贫攻坚与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融合联动,深化拓展“1236”扶贫攻坚行动,加快实施“1+17”精准脱贫方案,持续发力打好脱贫攻坚大决战。推行扶贫对象实名制管理,健全退出机制。创新扶贫机制,激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自愿采取包干方式参与扶贫。

   经济转型: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转变

  实施“中国制造2025”甘肃行动纲要和“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把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成我省创新驱动引擎和向西开放重要平台。推动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新型煤化工、有色冶金、高端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把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公共安全、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作为新兴产业的主导产业来打造,开发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推动河西走廊新能源基地发展,加快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兰州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建设,做大做强陇药产业。发展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现代金融、信息消费、保健养生等产业。

   基础设施:加快引洮二期等建设,推进水权水价改革

  实施“6873”交通突破行动,快省际出口通道联接,加强地级行政中心和县级节点、重要交通枢纽、物流节点城市和重要旅游景区道路联通,拓展省内通达国内、国际及地区航线网络。实施网络强省战略,创建“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和信息惠民试点城市,推动电信、广播电视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加快以引洮二期、白龙江引水、引黄济临等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开展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推进水权水价改革。

   城镇建设:推进农转非,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构建中部、河西走廊、陇东南三大经济区协调发展新格局,强化兰州在全省的辐射、带动和支撑作用。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为重点,完善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交通、水利、电力、信息和城镇基础设施,提高就业、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保障水平。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