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平凉市武警某部医院成功为“镜面人”患者实施手术

29.06.2014  12:59

    新华网甘肃频道消息(吴希会、梁兼铭)正常人的心脏长在胸腔左侧、肝脏在右边,但她的心脏却长在胸腔右侧,而肝脏长在左侧肋部!6月27日,甘肃平凉武警某部医院成功完成了驻地首例“镜面人”患者的胆囊摘除术。

    今年36岁的患者王党霞,家住平凉市崆峒区丰收北路。在小时候的一次身体检查中,医生告诉她的父母亲,孩子的心脏、肝、胆位置与常人长向相反,就像一个人面对着镜子一样,器官功能都正常,但位置却是反的,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镜面人”。

    这么多年来,她和其他人一样,上学、结婚、生子,一直过着正常人的生活,身体也从来没有感到异常。

    “娃都生了,今年也7岁了,上小学,检查过都好着呢!”在病房里,王党霞的丈夫刘建军说,“她爸、她妈和家里的其他人身体都好着,就她一个人的器官长反着。

    数年前,她患上了慢性胆囊炎,只要一吃油腻的食物,疼痛就更加严重。每次发病后,她都是简单的输个液体、吃些药物,也曾到多家医院检查治疗,都因身体原因,且手术难度较大而未做手术。

    今年6月17日,困扰多年的旧病再次复发,胸口、后背带来的疼痛,伴随着呕吐,让她难以忍受。她和丈夫万般无奈,于是来到该部队医院,希望部队的医护人员能帮她解除病痛。

    “武警医院的大夫不光技术好,服务态度也好,最实惠的还是住院费用低。”坐在病房旁的刘建军笑着对记者说,“我们也就是图部队医院的名声才来的!

    面对突如其来的特殊病情,做还是不做?郭其中院长对患者进行详细检查,协同其他科室医生共同会诊后,果断将其收住入院,并决定亲自实施手术。因患者部分脏器全部长反,心脏血管循环系统与常人不一样,患者的心脏及周围动脉全是反的,特殊的脏器结构为手术增加了不少难度。

    在排除其他手术禁忌症后,郭院长与科室医护人员认真研究、讨论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和应急措施,组织手术人员认真辨别周围器官结构,反复确认解剖关系,还多次模拟用反手操作手术器械,以确保手术万无一失。

    27日上午9时许,该医院第一次逆向思维的手术正式开始!无影灯下,手术切口从右边改到了左边,平时左手拿惯了的手术刀换到了右手,器械操作也改变了方向,虽然从未遇到过这种病例,但经过前期的精心准备,每个手术操作动作都有序进行……。

    时间一秒秒地走着,患者家人也在手术室门外焦急地等待着。经过近2个小时的紧张手术后,驻地首例“镜面人”患者胆囊摘除术成功完成。而正常的胆囊摘除手术只需30分钟左右即可完成。

    郭院长脸上略过一丝紧张,但还是激动不已,“为这类患者做手术,毕竟还是头一回,因为出现这类患者的概率仅有百万分之一。这也是对医院声誉和医护人员技术的一次严峻考验。

    “她的部分脏器长反了,但只是位置发生变化,也一直没有影响她的日常生活,而且这次也不会因为手术而影响到她。今后她还能和正常人一样健康生活!”郭院长的一番话,让等在门口的亲属们终于放下了悬着的心。

    当记者今天上午9点去病房看望患者时,王党霞已经可以和记者正常交谈了。“今天伤口好多了!”说话间,她的脸上时不时还带着微笑。

    而她的丈夫刘建军在一旁连连称赞:“我们住进来才4天,他们就给我媳妇把手术给做了!”他还说,刚进来时,他们还担心医院会不给做手术,他们私下送了个红包,结果还让院长和科室的医生给挡了回来。

    目前,王党霞病情平稳,恢复状况良好。“再住一周就可以出院了。”正在例行查房的科室主任陈武明告诉记者。

    据资料显示,“镜面人”的出现机率非常罕见,临床上仅有百万分之一,而且全国目前出现的病案不到20例。主要是在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与父母体内基因的一个位点同时出生突变有关,但生理功能与常人没有差异,对日常生活也不会产生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