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炎炎夏日 健康防暑

21.07.2014  10:35

  薛砚

  大暑将至。连日来,兰州的天气一改前几日稍微一热,就被一场雨“降温”的现象,出现了持续的高温。据天气预报显示,未来一周兰州市内最高气温将达到33—34度,最低气温也在20度左右。三伏天的到来,让“高温病”的发病率也持续增高。据一些医院反映,近日接诊的中暑患者和高温环境下饮食不当造成的肠胃病患者人数猛增,防暑防病成为广大市民面临的一大困扰。为此本报特意采访了甘肃省中医院脾胃科主任田旭东和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庄剑波,希望能为广大读者提出夏季健康防暑的好建议。

  防暑切忌伤脾胃

  夏季比较常见的“高温病”就是胃肠道疾病,通常表现为食物中毒样病变及恶心、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症状。田旭东介绍说,普通老百姓并不知道,夏天人体“外在热,内在凉”的道理,人们为了降温,往往多吃生冷或性寒的食物,反而增添了脾胃负担。中医认为“脾胃中焦”,是人体身体机能运行正常的重要部分,一味食用生冷食物,就会伤胃阳,便会产生腹痛等胃肠道疾病。

  在胃肠道疾病的防治方面,田旭东提供了一些简单实用的方法:家中常备藿香正气丸(水),特别是将藿香正气丸和几片生姜片一起水煮,和胃效果会更好;新加葳蕤汤在滋阴清热方面也有很好的效果。田旭东说:“中医药对机体的调节作用效果明显,因此,充分发挥中医药的调节作用,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必要时请中医为大家开出一剂良方,可以缓解酷暑造成的各种不适。”

  中暑不可当小事

  中暑也是夏季常见的一种威胁生命的急诊病,若不及时发现,给予迅速有效的救治,可引起永久性脑损害或肾脏衰竭及死亡,因此对中暑的预防、急救切不可懈怠。

  中暑的症状,轻者会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等症状,重者会出现热痉挛症、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等症状。庄剑波强调,一旦发现如上症状,应尽快给予相应的处理及救治,立即将中暑者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让中暑者仰卧,开电扇或空调(应避免直吹),以尽快散热。用湿毛巾冷敷头部、腋下及腹股沟。可在额头、太阳穴涂抹清凉油、风油精。注意孕妇和3岁以下幼儿禁用。可掐按人中(鼻下正中)、十宣(10个手指尖),按揉太阳穴、百会穴(头顶正中)等,具有清泄暑热、醒脑安神、镇静除烦的作用。清醒过来的病人,可服绿豆汤、淡盐水或服人丹、十滴水或藿香正气水(胶囊)等药物解暑。若症状持续不缓解,出现汗闭高热、头痛呕吐、神智丧失、四肢发凉或痉挛抽搐等重症中暑,这时应让患者侧卧,头向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迅速送往医院。

  健康习惯要坚持

  两位专家都认为,夏季防暑一定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第一,注意及时补水;第二,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专家提醒,夏天要注意避免长时间处在高温环境中,注意及时补水,喝水时要小口啜饮,不易大口吞咽,尤其是晨间要多喝水,夏天夜间睡眠时,人们的出汗量比其他季节大,呼吸频率也较高,皮肤水分蒸发量大,补水工作要做足。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人应适当补充含有钾、镁等元素的饮料,西瓜汁和绿豆汤等饮品对防暑都有很好的效果。

  田旭东指出,西瓜素有“小白虎汤”中药之称,是夏天清凉解暑的上好瓜果,既可解暑又可补充因大量出汗丢失的糖分。很多人喜欢吃冰镇西瓜,但脾胃功能不好的人群一定要避免。建议大家在饭后吃一点西瓜,这样既饱了口福,又不伤脾胃。浆水面是具有地方特色的降暑饮食,因我省气候相对干燥,土地含盐碱过多,所以常食味酸性凉的浆水,不但能中和碱性,而且还可以败火解暑,消炎降血压,但是吃浆水面时以肉类佐餐时要注意保鲜,以防食物中毒及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防暑降温一定要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贪凉。田旭东告诫大家:夏季开放的毛孔,能够有效调节机体温度,但皮肤毛孔的开放也为病邪入侵提供通道,很多人出汗之后使劲吹空调,就易得感冒类疾病,因暑期感冒相对难治,大家一定要多加注意。同时,夏季人们不仅需要凉爽的休息环境,还要有充足的睡眠休息时间,这样才能安然度过酷暑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