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一年间】甘肃医改:让百姓在家门口享受高品质医疗服务
随着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深化、分级诊疗全面建立,“药品零差率”全面实施等,这些改革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日益健全的重特大疾病保障网,化解了大病患者家庭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风险。我省以顶层设计的方式,协调医保、医疗、医药三大领域同频共振,为医改推进打通关键环节,一系列惠民政策给陇原百姓看病就医带来更多获得感。
王海平是庄浪县阳川镇苟贫村村民,半年前还因患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性命堪忧,现在身体已经恢复健康源于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清晰高效的转诊路径,为有效治疗争得时间,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好政策,让他感受到医改后的“大实惠”。
庄浪县阳川镇茍岔村村民王海平:“到中医院里面去一点都没有耽误,两个小时候就咱们县中医院救护车直接送到了省上的医院,在兰州总共花了21万多,出院的那一天直接就报了15万多,政策确实的好。”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仅庄浪县人民医院,2017年的就诊人数达到48.4万多人次,与两年前相比,接诊量增长了4万多人次。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后,当地群众看病感觉最大的变化就是“医生流动服务、病人本地就医”,“医生、病人、基金”三下沉的政策也让百姓看病不再难。
庄浪县人民医院院长周明宏:“咱们分级诊疗病种县级达到250个病种,分级诊疗管理率达到80%以上,分级诊疗的费用平均大概就是2400多元,比咱们所有病人的平均费用能低700多块钱,所以基本上达到了给病人低费用治疗,把病人留在本地治疗的目的,切实减轻了患者的负担。”
徐永宏是白银市平川区水泉镇枣园村一名村医,这几年,平川区逐步提高村医公卫经费,建立了新的绩效考核分配制度,让他经济上有了保障,养老上没了顾虑,工作上有了热情。
白银市平川区水泉镇枣园村村医徐永宏:“ 实行乡村计划管理以后,我们村医的收入提高了,养老待遇得到了解决,没有后顾之忧了,给老百姓服务的干劲更大了,信心更足了。”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作为基层“守门人”的乡镇卫生院可以开展50多种诊疗病种,从以前的冷冷清清到到现在的“红红火火”,焕发出勃勃生机,逐步实现了“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的就医目标。
同时,省卫生计生委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实行病种动态评估,倒逼医疗机构提升服务能力。三年来,投入1.7亿元,建设136个县级重症医学、血液透析、新生儿重症医学等重点专科建设。全省1.8万个医疗卫生机构建成卫生信息专网,120急救网络实现所有农村人口覆盖。
通过改革实践,我省综合医改的叠加效应进一步显现,全省共组成专科联盟1017个,技术联盟43个。建成了覆盖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远程会诊网络系统,连接1492家基层医院,累计会诊3万余例;医改监测结果显示,医疗费用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初步控制,全省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连续4年为全国最低;个人卫生支出比重首次降至30%以下;5年来,大病保险共为60.63万名患者报销23.18亿元。
目前,随着系列医改政策落地实施,我省医改真正达到了医疗、医保、医药协调运转,患者、医院、政府三方满意的目标;医务人员有了更足的干劲儿,医保机制更加公平合理可持续,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甘肃台报道。
记者:孙亮,赵宏杰,平凉台,赵军宝,曹小成,武威台,王华贤,白银台,李勇,张永刚,曹春明,魏列芳,李冬
编辑:张雨洁
更多精彩请点击: 甘肃新闻·聚焦全省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