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区草产业发展纪实:小草变成了“金草”

16.10.2014  10:01

  原标题:小草变成了“金草”

  ——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区草产业发展纪实(上篇)

  王朝霞

  经过一个春天的萌发,一个夏天的积累,秋日里的黄土塬绿色逾浓。一丛丛、一簇簇草木葳蕤,光秃秃的荒沟梁峁变得毛茸茸的,原本单一的黄土色,染上了草绿、淡黄、青绿、靛蓝等多彩色调。

  缄默不语、耐旱耐寒的小草,给点雨露就发芽,给点阳光就灿烂。几场秋雨,旱塬上除了封山禁牧的野草,还有人工种植的苜蓿、红豆草、沙打旺、猫尾草、红三叶等,长得格外茂盛。瘠裸的黄土,披上了绿装;粗砺的旱塬,变得温婉而秀丽。

  记者行进在陇中、陇东,扑面而来的是草产业蓬勃发展的浓厚气息。一座座山塬、一层层梯田,是上千亩连片规模化种草基地;地头村口,农户热火朝天地收割、晾晒;城郊乡镇,崛起一个个草产品合作社、一座座草加工企业,将农户拉运来的一车车草粗加工成草捆,精深加工成草粉、草颗粒、青贮鲜草,被全国及省内各地畜牧养殖和饲料企业前来“抢购”。

  不起眼的小草,变成了陇原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草”。

   探访中国草业的“摇篮”

  秋雨淅沥,记者来到中国红豆草之乡、全国红豆草基地——通渭县。在陇阳乡水池村了解到,早在1979年,省畜牧厅草原工作队畜牧师王素香将甘农大从法国引进的红豆草在水池村(当时称申家山大队)试种。在“以粮为纲”的年代,申家山大队长李仰成顶着乡亲们“粮都不够吃、难道种草让我们吃草”的骂名,种了60多亩红豆草。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草种成功了,同时粮食也丰收了,到1983年,村里草畜收入达3.18万元,人均口粮达600多斤。申家山用20%的农田种草,粮食反而增产40%,并获得翻倍的畜产品,农民随之增收1倍以上。原来,牧草多了,养畜增长了,有机肥增多了,粮食也增产了。申家山成为甘肃省第一个靠种草养畜翻身的典型。1983年胡耀邦同志来甘肃考察时提出“种草种树、发展畜牧、改造山河、治穷致富”, 1983年9月,《人民日报》发表了《走申家山路》的社论,申家山成了全省、全国推广的种草养畜典型,经验传遍全国,参观考察学习者络绎不绝。

  全国各地来申家山购买红豆草草籽,1斤草籽卖到2元,而当时1斤小麦才0.4元。农民最讲实惠,迅速扩大种植面积,规模最大时面积达1000多亩。目前全村还有500亩红豆草基地,年产草籽80吨,今年价格高达1斤10元。1984年至1986年,王素香和其他技术人员在我省中部地区推广种草100万亩,开辟了我省干旱山区种草养畜的新局面,全村铲草烧柴、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得到有效遏制,山青了、水绿了。申家也成了全国红豆草中心、中国草产业的“摇篮”。

  2012年,89岁的王素香老人去世。而她引种推广成功的红豆草依然留在通渭、留在陇原大地、走向全国各地。全省目前推广红豆草256万亩,成为干旱山区的当家优质豆科牧草之一。

  记者行走在种植红豆草区域的陇中、陇东旱塬上,但见漫山遍野的红豆草,一串串淡红色的花、一个个黄褐色的果实,将山沟坡染得红艳艳的,像披上了红绒毯,煞是好看。“红豆草,生命力极其顽强。”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于1999年在和政县退耕还林区域的一旱坡上种了500亩红豆草,当年雨水稀少,其他作物不出苗,红豆草却长得茂密,同时在种草地里套种的树苗成活率达57%,而在同样条件开挖后的水平台地上单独种树的成活率仅为17%。

   种草实现保护生态助农增收“双赢”

  记者从飞机上俯瞰黄土高原,一条条河谷、一道道山沟连接成树一样的枝枝杈杈,深深陷进黄土,将高原切割出无数褶皱。山地破碎,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主要“杀手”。多年来,陇中、陇东在水土流失区大面积种草,有效阻止了水土流失。草本植物大量的地表茎叶的覆盖,减少了降雨对地表的冲刷。正因为如此,草本植被被称为保水固土的“勇士”。

  在环县山城乡,记者看到,山塬草色青袅袅。一种名叫沙打旺的牧草蓬勃茂密,高及人肩。“沙打旺,故名思意,风沙吹打,长得旺盛。在旱塬上,既能防止水土流失,又能作饲草。”山城乡乡长吴元宝介绍,以前是农业部飞播项目飞机播种,如今改为人工种植,天阴时组织群众向山坡地洒草籽,再将羊群赶进去踩一踩,起耙耱作用,下点雨,沙打旺就生根发芽了。种沙打旺有效改善了当地小气候,“这里年降水220毫米,近两年雨水增多,去年达330毫米,今年截至9月已降水290毫米。”

  庆阳市天然草原1920万亩,人工种苜蓿达450万亩,其中环县草原面积达858万亩。当地群众反映,最干旱的年份,山上只有苜蓿是绿的,种草有效保持了水土流失。据黄河中上游水利委员会监测,80年代庆阳市每年输入黄河泥沙2400万吨,近年来减少了800万吨。黄土高原禁牧封育三年后,植被盖度由30%提高到60%以上,进行补播,植被盖度增加到85%以上,水土冲刷、泥石流等灾害明显减少,狐狸、山鸡、锦鸡、野兔等动物重现山间。

  种草,不仅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还成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朝阳产业”。

  会宁,陇中干旱地区的典型代表。记者来到最干旱的北部甘沟、汉岔等乡,昔日的濯濯童山,如今草木馥郁,满眼青绿。“山旱地,以前越耕越穷,如今种苜蓿好啊!投入劳力少,收入好。种了苜蓿地肥,换茬粮翻倍增产。”甘沟镇田坪村农民孙立杰正拉运了满满一车苜蓿草去交售,他告诉记者:“1亩苜蓿产500公斤鲜草,1公斤卖0.8至1元,亩收入四五百元,我种了50亩苜蓿,年收入2.5万元。”

  山大沟深的岷县,种植牧草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草”。岷阳镇陈家崖村种草大户陈满平,成立岷县满青牧草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旋窝牧场承包了2000亩地种植岷山猫尾草、岷山红三叶,丰收的喜悦洋溢在他脸上。寺沟乡立林村村民胡全安种植的60亩猫尾草年收入达6万多元。

  据介绍,1吨岷山猫尾草干草售价达7000至9000元,是香港、日本、韩国等市场上畅销的赛马、宠物和奶牛理想的纤维干草,价格不断攀升,农户订单价1公斤1.1元,亩纯收入2200元;岷山红三叶粗蛋白含量高达19.75%,近年来研究发现其茎叶及花蕾富含异黄酮,药用价值较高,使其身价倍增,1吨价格达5000至6000元。

   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产业链

  陇中、陇东山川塬畔,一条条、一弯弯盘山绕岭的绿色草带,流金溢翠,紫花苜蓿、红豆草、沙打旺、柠条、箭舌豌豆、草谷子、草高梁、燕麦等丰富多彩的牧草,成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种草基地规模化发展。会宁县3000亩以上整流域人工种植基地达21个,看上去十分壮观。全县紫花苜蓿及红豆草等多年生牧草留床面积达170万亩,加上10万亩的一年生草高梁、草谷子,草产业已成为经济战略性主导产业之一。环县连续3年财政拿出150万元,每年种植紫花苜蓿50万亩。

  各类草产品加工企业蓬勃兴起。记者在安定区的甘肃民祥牧草有限公司,见到了全国规模最大的裹包青贮牧草加工生产现场:农户将刚刚收割的带棒玉米、苜蓿草、甜高梁等满载农用车排成车队交售;抓草机像巨人的大手,轻松地将装满三轮车的青草“抓起”,投入揉丝机;圆筒式揉丝机像大型榨果机,“大口吞下”青草后快速旋转,鲜榨出清香四溢的鲜草料;巨大的裹包机将鲜草料进行塑封真空包装。最后,一个个巨型的牛羊吃的“汉堡包”,被装车,运往上海光明、四川新希望、内蒙蒙牛等大型企业。

  “裹包青贮有效防止了新鲜牧草腐烂、发霉、变质,一年四季不间断加工苜蓿、燕麦、全贮玉米、甜高梁、黄贮玉米等各类草料,为干旱山区牧草增值、农民增收探索出一条路子,农户种草亩均收入1000元以上。”定西市种草站站长曹志东说。

  会宁县,形成了“龙头+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打出了“有机”苜蓿草品牌。县草业龙头企业——甘肃会丰草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11年经县上招商引资落户会宁甘沟镇,在柴门乡建成高产优质苜蓿基地3052亩,带动周边农户建立整流域生产基地,标准化种植,机械化播种,苜蓿产品获得国家有机苜蓿认证,产品供不应求。小型加工合作社纷纷兴起,汉岔乡汉岔村农盛草业合作社社长王种叶,收购、加工苜蓿年收入50多万元,她自豪地说:“我们这里土地广阔,种苜蓿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纯天然的有机苜蓿,受到国内养马场、动物园、奶牛养殖企业的欢迎。”

  小草做出大文章,中东部地区草业,正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