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的雄浑乐章——安定区梯田工程建设纪实定西市安定区水土保持局

06.08.2015  20:37

      本站讯    盛夏时节,徜徉在安定区绵延不绝的大山之上,真令人心旷神怡,一幅幅雄浑壮阔、如诗如画、绚丽多姿的层层梯田中麦浪翻滚、薯花飘香、玉米葱郁,一派五谷丰登、生机盎然的喜人景象。这,宏大而又振撼的场景,是安定47万人民在3638平方公里的旱塬大地上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兴修水平梯田的伟大创举;是他们用辛劳和汗水在浑厚的黄土地上谱写的一曲动人心弦、催人奋进的雄浑乐章……

 

      探索:留住水土,求生存有了根基

 

      干旱少雨、水土流失、生态酷劣是导致安定区人民生活贫困的根源。这里曾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每年仅有的300多毫米降水多以暴雨形式集中降落,带走了大量泥沙,冲出了千沟万壑,留下的是满目荒凉,地产吝啬,民生疾苦。

 

      除害兴利,保水固土,是走出贫困的根本途径。60多年的综合治理,截止2014年底,安定区累计兴修梯田179万亩,禁垦坡度以上坡耕地全部采取了水土保持措施,陡坡开荒全面禁止,86%的坡耕地得到整治,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到75.1%,土壤侵蚀量减少59%以上。

 

      “多年来我们在不断探索和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坚持‘水保立区’战略不动摇,发扬‘三苦’精神不气馁,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梯田建设为突破口,保水土、集雨水、调结构、兴产业、促发展,逐步走出了一条独具安定特色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之路,实现了脱贫致富。”安定区水土保持局局长梁君涛的一席话道出了梯田建设的真谛。

 

      安定区持之以恒,领导换了一届又一届,改土造田的决心却从来没有改变过。现有梯田每年可拦泥830万吨,拦蓄径流2200万方,基本实现了“土不下山,泥不出沟,就地拦蓄、高效利用”的目标,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青岚乡大坪村农民刘玉秀,是大坪发展的创业者、建设者和见证者。从1964年开始,她和大坪人一道靠三辆独轮车起步,人背肩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苦干实干,兴修梯田3000多亩,率先在全区实现了耕地梯田化,全村解决了吃不饱饭的历史性问题,大坪因此也成为全省农业学大寨的一面旗帜。如今旧貌换新颜,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谈起这一巨大的变化,亲身感受过的人们无不感慨地说:这是安定区始终不渝实施“水保立区”战略带来的丰硕成果,梯田工程建设支撑起了47万旱塬儿女生存的温床。

 

      发展:产业开发,稳致富有了支撑

 

      水平梯田的建设改变了自然环境,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粮食产量的稳步增长,特别是“梯田+黑膜马铃薯”和“梯田+地膜玉米”成为流域内主要的旱作高效农业生产模式。即使在大旱之年,梯田地种植马铃薯的亩产量在1500公斤以上,较坡地种粮收入净增5倍以上。依托梯田工程,农业生产实现了由单一的粮食生产型向粮经结合型、由单纯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由传统自给自足型向现代商品型转变。

 

      陈月兰,高峰乡贡马村六社村民,是一个6口人的大家庭,有耕地34亩,全部修成了水平梯田。十年来,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已经稳定发展到50亩,收益可观。近年来,她又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养殖,成为全乡致富能人中的佼佼者。2007年以来,先后被市、区评为“劳模”、“致富杯”、“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2010年5月光荣地当选了“甘肃省劳动模范”。

 

      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本帐,陡坡地修平了梯田,不仅改善了条件,而且还增加了收入,彻底告别了“缺粮吃、缺水喝、缺衣穿、缺柴烧”的年代,辛勤的汗水迎来了丰收的喜悦。

 

      区水保局副局长何富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把导致水土流失主导因子的降雨径流,通过梯田等水土保持工程为主的径流调控体系和径流开发利用体系变为调整产业结构、改造低效劣质侵蚀土地、发展高效农林牧业生产的有效水资源,实现了除害与兴利的有机结合。

 

      安定区注重梯田开发利用,并不断把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环境相结合,培育了特色产业,形成了“种草养畜­—建设沼气—沼渣肥田—增粮增收—改善环境”的生态循环经济模式,多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极大地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和协调发展。

2014年与1982年相比,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8.3元提高到4620.8元,增长163倍;生产总值由5280万元提高到61.12亿元,增长116倍;财政收入由346万元提高到7.78亿元,增长225倍。安定区走出了一条在严酷自然条件下由不得温饱到基本解决温饱,再到稳定解决温饱并向小康迈进的可持续发展路子。

 

      “遍地柠条黄花分外香,满山苜蓿绿毯着新装,挺拔松柏层叠千层浪,绵延梯田增收奔小康”,我国著名水土保持专家郭廷辅在2012年考察安定区水土保持工作时给予由衷赞叹和殷切期望。

 

      提升:创新求变,小康梦有了保证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历届区委、区政府领导安定人民苦干、实干加巧干,把梯田建设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夯实基础条件,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走过了从分散性治理到规模化治理、从防护性治理到开发性治理的漫长艰苦历程。于2009年,安定区顺利通过了“全国梯田建设模范县”的验收,并被水利部正式命名为“黄土高原地区梯田化区”。

 

      2009年以来,安定区抢抓实施全省500万亩梯田建设工程和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的良好机遇,掀起了新一轮梯田建设高潮,每年机修高标准梯田6万亩以上,为发展马铃薯和玉米等旱作高效农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具体工作中,安定区按照“改造提升创精品、组装配套抓整合、调整结构兴产业、保粮增收惠民生”的思路,采取“政府导演、水保搭台、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同台唱戏”的建设机制,全面整合水保、发改、国土、扶贫、农业、林业、畜牧、交通等相关部门的项目和资金,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规划,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结合,坡耕地新修与劣质梯田改造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整山系、整流域,、整乡整村,集中连片,综合治理,规模推进,建成了太白山、孙家梁、庙坪等一批以梯田建设为主的生态综合治理示范点,达到了“一次投入,当年见效,长期受益”的目的。

 

      思则变、变则通。安定区紧紧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这一核心,以梯田建设为平台,在责任落实、组织管理、技术服务、措施配套、产业开发、土地流转等方面均有了新的突破,基础设施稳步改善,人民生活显著提高,充分体现了“大水保、大生态、大战略”的重大意义。

 

    2012年安定区被省政府授予 “全省500万亩梯田建设工程省级优秀县”荣誉称号。2013年2月,安定区被水利部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区(县)”,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水土保持工作让我们的粮食增产了,产业结构调整了,农民收入增加了,特色产业发展了。可以说,保水土、保生态就是保发展”。区委书记赵众炜2011年座客《经济日报》新农村对话专栏时如是说。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以“”字当头的安定人民,站在新的起点上,必将大力弘扬“三苦”精神,践行“三严三实”,致力扶贫攻坚,为实现天蓝、地绿、水清、民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小康梦书写更加辉煌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