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区域私装地锁停车怎能如此“霸道”
拆除现场
交警拆除地锁
地锁,一个原本属于日常生活中很少用到的“冷货”,但随着私家车日益增多,“冷货”变成了抢手货。近日,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我市部分人行道上和小街巷路边,不少市民和街边店主为了抢占有限的空地作为自己的车位,开始私自购买地锁并进行安装。导致不少小街巷地锁成片车辆无法停放,同时也造成了资源浪费,给其他居民出行造成了障碍。为此,城关交警大队在经过一周时间的宣传和劝阻后,昨日开始对我市小街小巷路边私自安装地锁抢车位的现象进行整治,并现场予以拆除。据了解,城关交警大队在拆除道路上私自安装的地锁后,将与城管、街道等部门联合执法,对小区内私自安装地锁的现象予以整治,还公共资源于民。
200米深的小巷内随处可见地锁踪迹
在我市旧大路,记者看到约200多米的小巷子,安装了24个地锁。据了解,旧大路路段实行单行道通行举措后,由于该路段企事业单位集中,为了让前来办事的人停车方便,城关交警大队采取了单行道马路南侧免费停车的便民举措,然而,许多附近的车主为了达到长期占用路边停车位的目的,私自安装地锁占为己有。一位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从去年冬天开始,一些附近的车主由于担心没处停车,便在道路上安装一把地锁,当自己开车离开时竖起地锁,防止自己的车位被别人的汽车停占。为此许多居民认为,安装地锁影响行人走路,关键是露出地面难以清除的钉头危及行人安全。因为竖起的地锁,已经有许多路人被绊倒、受伤。
附近一位居民说,地锁安装已经很长时间了,每到傍晚,周边小区的不少私家车主就会将车辆停放在此,“以前都是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停车,现在为了抢车位,有人装上了地锁。”附近一名值班保安则明确表示,地锁是附近小区、店面和部分单位的车主自行安装的。他还说,既然有人带头,立即就引来跟风,很快旧大路的南侧道路全部被占据,成了个人的私家车位。对此,居民们十分不满:“在公共通道上装地锁,这是侵犯大家的利益!”
采访中记者看到一位男子将自己的车开到路边,打开地锁,将车停放好后,转身准备离开。记者上前询问,如此安装地锁,是否经过相关部门同意,知不知道影响路人和车辆通行时,这位车主告诉记者,他是看到路边许多人安装地锁后才安装的,至于需要经过相关部门允许他不清楚,也没有办理相关手续。同时这名车主说,他的地锁平时没车时竖起来,过路的行人应该能看到,而且车辆停放是在路边,并不觉得影响了其他车辆的通行。
未经审批安装地锁均为违法行为
随后记者又相继来到排洪南路、金塔巷、道升巷等路段,都发现有私自安装地锁的现象。在金塔巷附近居住的赵女士告诉记者,这附近停车紧张,不装地锁,大家都可以停车,装了就能方便自己停车。住户李先生说,小区停车位本来就紧张,找停车位困难,附近店铺就开始装地锁或三角架,防止门前停车。但在人行道这样的公共区域装地锁,明显不合适,如果可以停车,那么大家都可以停。不装地锁,这些车位晚上还可以用来停车,现在,装了三角架与地锁的路面,晚上车位空着别人也无法停车,这让找不到停车位的车主气愤不已。
城关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人行道安装三角架划停车位,是由市交警支队的相关部门审批后才能规划停车,如果没有审批,私自规划停车位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另外,如果居民家里有车辆,而划设在家门口的停车位挡住了自己车辆的进出,可以向交警部门申请把这些停车位撤掉。还可以打电话向交警部门要车主电话,要求车主挪车。记者又采访了兰州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停车场管理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据其称,兰州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主要对全市的公共停车场进行管理,在公共停车场是不允许安装地锁的,在小街小巷、城市道路等地安装“地锁”的做法,应该由社区、交警部门进行处理。甘肃诚域律师事务所副主任王克明对此说法表示认可,他告诉记者,在公共场所安装私人停车器的行为是不合法的,这是一种侵权行为。居民楼前的空地属于全体业主所有,在公共面积上私自安装地锁,私家车主是没有这个权利的,居民可以向居民业主委员会或者物业公司反映,要求私家车主停止侵权,或者向相关执法部门投诉。
私装地锁行为多部门联合集中整治
为了彻底整治小街小巷内私自安装地锁的现象,还市民一个畅通、安全的道路,从8月1日起城关交警大队开始向小街小巷内私自安装地锁的车主发出通知,责令其限期拆除违章地锁,确保道路畅通。否则将予以强行拆除。在经过10天的警告和劝阻后,8月10日城关交警大队开始对违法圈地的地锁进行强拆。当日上午记者随同城关交警大队民警来到旧大路,只见交警们携带榔头等工具,对占用道路资源的地锁进行了拆除。记者现场看到,地锁用螺丝安装在地面上,拆除过程十分繁琐。据了解,10日、11日两日,城关交警大队共拆除47件地锁,周围居民拍手叫好。
记者了解到,从10日开始,城关交警大队将逐一排查,对占用道路资源的违规地锁一律拆除。在清理完小街小巷内私自安装的地锁后,交警部门将联合城管、街道、物业等部门,对我市所有私自安装地锁的现象进行清查整治,还市民一个整洁、安全、畅通的出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