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安定区全国马铃薯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

30.03.2015  13:09

   中国甘肃网3月30日讯 (通讯员 王聪)近年来,安定区紧紧围绕建设全国马铃薯贸工农一体化示范区、“中国薯都”核心区和全国马铃薯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的目标定位,坚持“抓两头(种薯扩繁、精深加工)、带中间(品牌营销)、促提升”的发展思路,以提升种薯繁育水平为核心,以精深加工和品牌营销为保障,狠抓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和贮藏设施建设,使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

  一是种植规模趋于稳定,产业效益持续增加。近年来,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持续保持在100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百万吨以上。2014年达到了100.3万亩,总产量达到192万吨,总产值达到23.64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59亿元的40.07%,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获得收入28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8%。

  二是繁育体系不断完善,良种推广步伐加快。每年筹措资金1000万元以上,积极扶持制种企业发展。同时,建立健全“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优势品种脱毒快繁”的良种繁育体系和“服务全区、面向全国”的优质脱毒种薯生产供应体系,采取“区级主抓原原种和原种、乡镇主抓一级种和二级种”等措施,逐步建立了“政府主导、主体参与、大户引领、多元发展”的良种扩繁工作机制。

  三是龙头企业日益壮大,产业链条有效延伸。按照“立足农业办工业、依托资源上项目”的思路,进一步加快了马铃薯精深加工业的发展步伐。全区共建成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10家,拥有生产线22条,马铃薯精深加工能力达33.05万吨,形成了以精淀粉、全粉、变性淀粉及其衍生产品应用、休闲食品为主的比较完整的加工体系。

  四是销售网络持续扩大,营销体系不断健全。按照“区有中心市场、乡镇有初级市场、村有收购网点”的要求,在区内建立了1个综合交易中心、78个骨干市场、304个收购网点,先后在外省市建立52个直销窗口,年外销鲜薯50万吨以上。

  五是储藏体系更加健全,调节能力明显提升。按照“深挖窖、广积薯、均上市、稳价格、保加工、增收入”的思路,大力推进储藏设施建设,形成了“恒温库+贮藏库+窑窖群+千家万户”的贮藏体系,提高了马铃薯种薯安全及鲜薯贮藏水平,实现了淡贮旺销,在均衡供应、稳定价格、促农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