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古区---“五大”产业链条做强做活循环经济

25.11.2014  14:20

  11月22日,记者在红古区采访时,红古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红古区政府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延伸发展有色冶金、煤基循环、清真生物制品、农业循环经济和城市矿产等“五大”产业链条,做强做活循环经济,实现企业由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向依靠资源合理利用的集约型模式转变。”

  立足中铝兰州分公司,通过技术创新、链条延伸、清洁生产、废物交换、循环利用等手段,在建成铝用炭素、自备电厂、43万吨电解铝基础上,着力延伸下游产业链条,相继引进庆丰-铝板锭、甘棠-铝卷、金霸-铝合金棒、兰亚-铝型材、新天地-铝合金圆锭等6个铝型材加工企业,加快实施兴盛源再生资源废旧铝回收工程,基本形成了以“氧化铝—电解铝—铝精深加工—再生铝”为主要内容的铝产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着力打造了以铝制品为基础的有色冶金循环经济产业园。

  围绕窑街煤电公司,先后建成25万吨小颗粒油气净化、矿井低浓度瓦斯与油页岩炼化尾气混合发电、120万吨煤基还原剂生产线、矿区新增可燃用煤矸石综合利用、粉煤灰水泥生产线等项目,基本形成了以“煤炭开采—发电—冶炼及余热利用”为主的煤电冶循环经济产业链、以“煤炭开采—油页岩炼油—尾气发电”为主的油页岩煤层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产业链,以“煤炭开采—发电—粉煤灰、炉渣综合利用复合水泥—新型建材”为主的新型建材循环经济产业链,着力打造了以煤炭资源、共伴生资源以及矿生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的循环经济。

  依托甘肃阿敏清真生物有限公司,紧盯国际化、高端化、链条化三个主攻方向,先后建成清真明胶、胶原蛋白、清真软硬胶囊、肝素钠、硫酸软骨素等生物制品生产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向纵深产业链条延伸,实施建设了牛肉面汤料、中骨油、骨粒等生产线项目,并引进两家清真生物制药厂,形成了以“养殖—屠宰—初加工—食品、药品原料中间体—食品、药品、保健品等成品”为主要内容的清真生物制品循环经济产业链,着力打造了清真科技生物循环经济产业园。

  借助国家级“城市矿产”基地获批契机,大力实施兰州兴盛源再生资源循环经济项目,加快“城市矿产”基地8个协议出城入园企业落地投产,建成以废旧电子、废塑料、废橡胶、废纸、报废汽车、废金属为重点的六大拆解、分拣、回收生产车间,形成“回收—预处理—初级加工—深加工”为主要内容的产业链条,构建了回收网络、市场交易、加工利用为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综合利用体系,着力打造了以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为重点的多元产业有机融合循环经济。

  利用千亩设施农业基地、千亩蔬菜标准园、千亩钢架大棚、千亩新特菜、5万亩高标准农田和沿川47个坪台地资源优势,加快延伸农业产业链条,积极扶持做大脱毒马铃薯繁育、元丰农产品加工、强化农生物有机肥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引进了荷斯坦奶牛繁育示范中心、伊利乳品加工厂等大型企业,建成了陇丰泡沫箱蔬菜包装、天博农业牧草种植、鑫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功能的重点项目,引导发展了蔬菜种植、包装、运输、销售以及饲草种植、奶牛养殖、鲜乳制品、沼气发电等为一体的农业大循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