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通报:砥砺奋进的五年 :匠人匠心建品质工程 美好甘肃献交通智慧
素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的兰州中山铁桥屹立黄河之上,走过百年征程。如今,入列2016—2017年度第一批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名单的刘家峡大桥成为黄河上又一座标志性建筑。刘家峡黄河大桥多项科技创新跃居省内甚至国内之最,成为新时代陇原品质工程的代表。
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省在交通建设不断增量提速的同时,遵循“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等原则,从技术、手段、工艺、文化特色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在交通建设领域吹响了建设品质工程的号角。
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李睿表示,甘肃省交通运输系统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建设交通强国的部署,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紧紧抓住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展、服务水平提高和转型发展的黄金时期,按照建设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的要求,深入实施交通提升行动,积极参与推进南向通道建设,全力加快甘肃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提升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和运营服务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安全、快捷舒适、美观和谐”的交通出行条件,努力建设人民满意交通。
2013年至2016年,甘肃省建成的公路项目中雷西、十天、成武等10个项目获得“飞天奖”,金阿、临合等4个项目获得“飞天金奖”,刘家峡黄河大桥工程项目入选2016—2017年度第一批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2016年,甘肃省公路工程总体合格率达到96.6%,成为近年来公路工程获奖数量最多、质量最高的一年。
荣誉的背后,是甘肃交通人坚持以“质量为本”的理念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工程建设质量执着追求。
法治保障 筑牢品质之基
这五年,甘肃省交通运输厅紧紧围绕狠抓工程质量这一核心,通过健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制,搭建省、市、县三级质量监督保障体系,完善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制度和办法,以坚实的法治保障为全省打造品质工程筑牢根基。
《甘肃省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办法,基本建立起了覆盖公路工程项目建设主要环节的制度体系,为做好公路建设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尤其是《甘肃省公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简称《条例》)的颁布实施,实现了甘肃省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由“技术监督”向“执法监督”的转变。
“以前我们的执法手段只有通报批评、责令整改等有限的几种,《条例》的出台,为我们提供了执法依据,监督工作真正做到了依法查处,执法效果明显提高。”甘肃省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局(简称甘肃省交通质监局)局长赵河清这样评价《条例》的出台。
该《条例》明确,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试验检测等单位对公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负有终身责任,进一步明确甘肃省将建立省、市、县三级公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实现全省公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全覆盖管理。同时,加强和完善公路建设工程领域的诚信体系建设,规定公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实行信用信息管理制度。
为使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更加强有力,甘肃省交通运输厅还积极推行交(竣)工检测提前介入和招投标制度,编制了交(竣)工质量检测招标文件范本,制定了试验检测收费指导价格,把交(竣)工检测由委托制变为招投标制,增强了工程质量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实现全省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全过程管理。
此外,甘肃建立交通产品抽检“黑名单”制,推行全省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信息公开,所有市场从业单位和个人的信用信息在全国范围互联互通,有效督促从业单位和人员自觉规范市场行为,主动树立市场诚信意识。
2017年,甘肃省交通质监局累计抽检外购交通产品18项共计717个样品;抽检发现不合格交通产品8项,不合格样品30个,合格样品687个,合格率95.8%。根据抽检结果,发文对使用不合格品的施工及监理单位和不合格产品供应商进行了通报,并在其网站公示了交通产品“黑名单”。
“这个桥钢结合梁的剪力钉表面部分有锈蚀,需要对剪力钉的材质进一步核实。”在兰州南绕城项目西固黄河斜拉特大桥施工现场,甘肃省交通质监局监督人员指出,“桥梁剪力钉表面应无锈蚀、氧化皮、油脂和毛刺等缺陷,如果达不到要求,会对桥梁产生重大安全隐患。”
在品质工程的高要求前,工程质量不分大小,小到一颗螺钉,大到一个桥墩,都有可能存在质量隐患,必须在检查中做到精益求精,不疏漏任何一个细节。
多年来,甘肃省交通质监局以严谨的专业态度,多管齐下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成为保证品质工程的“卫士”。2017年,甘肃省交通质监局监督的各类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共40个,其中高速公路项目14个1233.5公里,一级公路项目5个425.6公里,二级公路项目21个1507.4公里。全省14个市(州)质监机构监督的各类公路建设项目共计410个,建设里程达6751公里。对29个项目进行了交工验收质量检测,各市(州)质监站共对198个项目进行了竣工质量鉴定,确保交(竣)工项目工程质量100%合格。
五年来,甘肃省交通质监局不断创新监督工作方式方法。以往“监督+处罚”的工作方式逐渐升级为“服务+引导+监督+处罚”并重的监督管理方式。通过监督交底、法治宣传、教育培训、观摩交流、质量安全专项治理、质量安全约谈机制、违规行为处罚、加强技术指导等方式引导和督促从业单位自觉提升建设质量;通过“施工标准化”和“平安工地”创建,开展“安全月”和“质量月”专项活动,对安全隐患进行现场重点排查和现场观摩体验,对工程实体质量和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和及时彻底整改。
下一步,甘肃省交通质监局还将变专项督查为专项治理,进一步加强对工程质量通病等方面的专项治理,防止“一阵子”式检查督查,使巡查、抽查等方式贯穿项目建设的全过程。
“品质工程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加大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创新力度,从细微处着手,从一点一滴抓起,保证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源头上不出问题,过程中少出问题,结果上没有问题。”赵河清说。
全程精控 打造品质高标准
甘肃省两徽、甜永、武九3个项目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部级“品质工程”试点示范项目,敦当、彭大、平天等7个项目被甘肃省交通运输厅确定为省级“品质工程”试点示范项目。
自品质工程理念提出后,甘肃省各项目建设单位均致力于此。
“品质工程要靠高水平的机械化作支撑,克服人工误差大、效率低的缺陷,从工程的每个步骤上保持精准统一。”这是两徽项目公司总经理武志奎在创建 品质工程中坚持的一点。建设过程中,两徽高速公路切实加强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与探索,像隧道施工中使用的凿岩台车和湿喷台车,是世界领先的机械化设备;钢筋集中加工场中使用的二氧化碳保护焊,焊后变形小,保证了钢筋焊接质量;箱梁底座采用钢结构,模板安装方便,减少了建筑垃圾。如今,机械化程度高已成为两徽项目的一张名片,更为其建设品质工程提供了基础保障。
“品质工程更加注重人文,要在建设全过程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做到少破坏、少丢弃,与自然更和谐。”临夏双城至达里加山项目业主单位甘肃路桥公路投资公司副总经理刘永忠告诉记者。双达项目穿越卧龙沟水源保护区、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在项目建设中,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是项目始终坚守的生态底线。像隧道掘进中,减少开挖面,并将产生的渣土回收利用,经过加工改良用于路基建设等措施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品质工程正是由项目建设全过程每一个环节的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累积而成。项目管理者们细化权责、明确分工,形成对施工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项目建设者们谨小细微、精益求精,无不体现着匠人匠心。
品质工程在陇原,甘肃交通人正脚踏实地、稳步前行,最终的落脚点就是打造集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环保、廉政于一身的内外兼修的品质工程。不久的将来,一批内实外美、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交通品质工程将在陇原大地上描绘出美丽画卷,甘肃交通人也将为建设幸福美好的新甘肃贡献自己的智慧。(段兰芬 邓倩 曹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