绊倒北京大学法学高材生的是“线形人生”
当秦明(化名)被抓时,他已经偷了100多件东西,大到笔记本电脑,小到一盒茶叶。此时,他不得不卸去北京大学法学院学生会主席的光环,沦为一名铁窗内痛苦悔恨的阶下囚。今年9月19日,市一中院以盗窃罪终审判处秦明有期徒刑2年半。在秦明出事之后,秦明的母亲辞去了工作,来到北京找了一份扫大街的工作维持生计,并在一审期间退赔9500元。(10月15日《京华时报》)
高材生“十年寒窗,毁于偷窃”,为给儿子减刑,母亲扫大街还款。看到这样的场面,谁都免不了产生“怒其不争”之感,忍不住吐槽、拍砖一番。的确,秦明作为名牌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对犯罪心理学知识早就烂熟于心,却不能学以致用,克服自己的物欲冲动;为满足自己一时的贪欲,以及女友的片刻欢愉,诉诸于斯文扫地的偷盗,确实欠抽!
为何秦明迅速的从人杰堕落成魔鬼?有人将之归结于单亲家庭的悲情,有人说需反思学校教育与现实的脱节,也有人说对女友“情感补偿”的因素,不可忽视。诚然,家庭原因、教育问题、感情因素都是秦明堕落的重要因素——家庭的不幸,令其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沟通的障碍;教育问题,令其把法律当作工具,而非约束;情感纠葛,让其忘记了理性与思考。但最终绊倒秦明的并非这些,而是“线形人生”。
纵观秦明的经历,无论是学业顺风顺水的“阳光时段”,还是误入歧途的“黑暗时刻”,都是目标明确的“线形人生”。在“阳光时段”,他的重心是,回报“拿着1000多块钱的微薄收入,过年过节从不休息”的母亲,不断在学业上攀登高峰——2006年,考入名牌大学;2010年,考入北大法学院,并拿奖学金、竞聘学生会主席。在“黑暗时刻”,他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挽留女友上面。为女友回心转意,他不惜剁指明誓,偷窃他人财物。
“线形人生”可以帮人在短期内集中精力,实现目标。但“计划赶不上变化”,未必所有的理想因素都在那儿等着。一旦目标难于达成,就可能误入歧途。以秦明为例,他想让堕胎女友物质富有,可以他家庭条件,以及学生的身份,却支撑不起。于是动了鸡鸣狗盗的歪念。试想,秦明的人生不是“线形”的,他会不顾及目前二十余年的含辛茹苦么?他会忘了自己的专业知识么?
目前,秦明已为自己的无知付出了代价。谁都希望,他将来凤凰涅槃,浴火重生,重新获得社会的信任和认可,以报答母亲的半生艰辛。但秦明更应该意识到的是,人生是多维空间,而不是直线的奔跑。也许,懂得在奔跑时,切换一下“跑道”,改一下预期,才不会让目标把自己“绊倒”。
文/薛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