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化”走出张家川县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新路子
中国甘肃网8月19日讯 据天水日报报道 近年来,张家川县委、县政府抢抓国家在中西部地区实施饮水安全工程的大好机遇,以高标准实现耕地梯田化、饮水安全化、农田道路网络化、沟壑梁峁林带化、城乡清洁化和耕作机械化等“六化”为目标,大力发展民生水利,着力构建人水和谐。截至目前,全县梯田化程度已达92.6%,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梯田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自2005年实施以来,先后建成了渠子梁、连五梁、刘堡梁、龙山、平安梁、马鹿梁六处规模化、跨乡镇、跨流域的集中式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截止2014年前半年,张家川累计解决19.44万农村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通村率达100%,入户率达82%。近期,张家川县新闻中心推出《水润回乡谱华章》系列报道,着重宣传报道近年来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成果。
“五化”走出张家川县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新路子
张家川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坚持从实际出发,狠抓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努力解决运行管护难题,逐步走出了一条适合全县农村饮水安全运行管理的新路子。
一是建设管理同步化。每年工程开工的同时,新建工程成立相应管理机构,落实管理人员,续建工程确定管理单位,调派管理人员,同步介入工程施工,形成建设、监理、管理、受益“四位一体”的质量监管模式,管理人员在对管沟深度、管道连接、设备安装监督的同时,实地掌握施工区管道走向、拐点、管径、分支、检查井等基本状况,使工程竣工交付使用与接收管理实施无缝对接,建设管理效率同步提高,有效解决建设管理两张皮的现象。
二是运行管理制度化。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机制上,建立健全了县有管理站、工程有管理所、服务有乡站的三级运行管理模式。目前,六大工程设有管理所,在负责水厂运行的同时,还承担所在地乡镇收费维修服务,其余乡镇设立服务点7个,服务半径不超过10公里,提高服务的时效。运行管理达到“六个统一”即人员统一管理,根据年龄、文化程度和技术能力,县管理站统一调配使用,尽最大可能发挥每个人的作用;收入统一上解,建立总帐,分所记帐;支出统一报帐,实行一枝笔审批;工资统一发放。依据考勤、工作日记和水费收缴核定工资,月底统一发放;维修材料统一采购、保管、配发,专人专帐管理;统一考评考绩,年终根据各管理所收支状况,稳定供水天数,安全责任,群众电话和网上投诉等主要指标,量化兑现目标管理责任书。
三是科学管理信息化。全县建成了集水情监测、视频监控、调度控制、管道流量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村饮水安全信息化管理中心。在水源周边、取水口、水处理车间、水厂、高位水池等重点防控区安装摄像头,24小时实时监控。利用液位传感、电动阀控制等技术,对机电设备操作进行远程自动控制和调度。在主干管道安装电子流量压力计,即时显示管道流量、压力变化,动态掌握运行状况。由于采用了先进的信息控制技术、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减少了人为因素对管理带来的负面影响和不利因素,推进了运行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四是维护管理规范化。针对农村供水受地形、降水等自然因素干扰大的特点,故障呈现易发、多发、集中发的现实,分别在张川、龙山建立了两个中心仓库,储备各类型号的管材和维修配件,仓库实行专人记帐,专职保管,进有入库、用有出库,去向清楚,用途明确,并配备专用车辆、发电机和维修工具,维护管理配件有保证,时效有保障。
五是档案管理精细化。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始终坚持以“抓规范、求提升、争一流”为目标,本着“对过去负责、为现在服务、替未来着想”的原则,确保了各类档案资料的规范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对接收的建设管理类、勘测设计类、建设监理类、施工管理类、竣工验收类等工程建设档案,管理办法、管理制度、用户协议、安全责任书等运行管理档案,工程建设、水费收缴与使用等财务档案,各类配件、管材出入库登记等物资档案等分别进行分类、整理、编目、装盒、入库,做到整齐规范,排列有序,查找方便。借阅档案须填写借阅单,杜绝了各类档案丢失、损毁和泄密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