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那年》:配方奶卖得好

10.12.2014  02:34

    今年三月,香港国际电影节,我在电影院看了《阳光灿烂的日子》修复版。

    距离这部电影1995年上映,已经19年。这电影拿到现在,还是好电影。要是把它放进青春片的范畴,你不禁要想,这20年我们都拍了些什么?反正看看眼前,至少《小时代》前两集肯定能算青春片。

    别紧张,我不是要厚古薄今。相反,我以为这里头有时代的进步。

    时代进步,商业发达,才有细分。《阳光灿烂的日子》肯定不是我的青春写照,历史背景不谈了,哪有那么自由?但当年除了港台流行歌曲,三毛加点金庸,没多少文化消费品能观照我的少年时代。后来呢?青春文学可以畅销,韩寒、郭敬明精准地体贴过许多人的年少;网络小说也紧紧跟上——没有商业化带来的细分市场,不会有这些。

    当然,有市场有进步,不代表会出传统意义上的好东西,因为对市场来说,好卖的才是好的,顾客的需要才最重要。不是现在的青春作品浅薄,是青春本来就浅薄,只是市场化之下的创作者会更主动地去贴近这浅薄。

    于是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同桌的你》到《匆匆那年》,这些电影一部比一部浅。《致青春》还想学前辈的残酷,《同桌的你》还要生硬地添加历史,《匆匆那年》什么都不要了。只剩下满是柔光的画面,只剩下流行歌曲和动漫符号,还有一定要添加的搞笑和植入广告,让整部电影像是被精心过滤的漫画。应该是好卖的,就像电影里植入的配方奶,对大多数青春电影的受众来说,容易入口。

    不只青春题材作品,卖给大多数人的影视产品,本来就不太容易有深度。有深度,进入门槛就高,受众面就窄——浅,才有机会大卖。《星际穿越》在内地卖过《变形金刚4》了吗?还差十多亿呢。

    也不用抱怨,说时代越来越肤浅,想看深的,别处还是能找着的,只是未必是电影这种严重依赖市场的产品。市场会让大众小众各归其位,比如娄烨的电影,观众本来就是少数,自然难卖。也会有意外,有人撞大运,有极少数高手能玩好平衡,可投资回报不能靠意外,这道理,连只是买过理财产品的你都懂。

    还有别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搁今天,未必能过审。如今银幕上的青春,烟不能抽,也没人看AV。商业片这盒配方奶,长官拿滤膜滤一次,资本家替观众滤一次,导演夹在中间,大概也就能拍个长镜头过过瘾,或者客串一下,说“你们是最棒的”。

    你们是谁呢?一定是那些买单的观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