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习近平

02.05.2018  11:05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曾多次接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也在多个场合表达过尊重劳动、尊重人才的理念。

  习近平崇敬劳模,也热爱劳动,16岁就到陕北农村插队,走上领导岗位后,勤勉工作,做到“案无积卷,事不过夜”。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我们来看看“劳模”习近平是怎么炼成的。

   延安插队

   除了生病,几乎没歇着

  1969年冬天,16岁的习近平和其他两万多名知青一起,踏上了西去的列车,开始了在陕北高原7年的知青生涯。在这里,他种地、拉煤、打坝、挑粪……和陕北的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来自城市的他不仅很快过了“劳动关”,还成了“最壮的劳动力”。

  2004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曾接受延安电视台专访,他回忆了在延安插队时的经历:“刚刚参加劳动的小女孩,十五六岁,我们当时也十五六岁,拿跟我们一样的工分,我们觉得简直是一种歧视,实际上是自己没本事。但是这一年下来我就干得没黑没白,风里雨里我们都在窑洞里铡草,牲口圈里铡草,然后一样一样地学。当然这些,一年过去了以后全掌握了,体力也上来了。后来就评成十分,十分还是里边最壮的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