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助考”机构内幕:掌握考生信息精准电话“营销”

30.12.2014  12:09
 

图为:“助考”机构多名工作人员被警方控制

图为:警方现场搜出大量“研究生委托服务协议

图为:“助考”机构被查时,公司职员手机收到考生发来的短信

  打着企业咨询和教育咨询的旗号,暗地里却非法组织“枪手”,兜售作弊设备,传送考试答案。随着警方调查的深入,两家“助考”机构的真面目浮出水面。

  在对考场进行雷霆出击的同时,省公安厅调集警力迅速查封两家机构。“助考”机构是如何开展业务的?楚天都市报记者采访警方、多名替考“枪手”和违规考生了解到一些内幕。

   助考”机构与考生签协议

  12月27日9时许,就在民警对几个高校考点重拳出击时,另一路记者随警方赶到武汉华顺经纬企业咨询有限公司。该公司位于洪山区雄楚大道一小区内,租用了一间面积200多平方米的房间。警方掌握的信息显示,该公司收取考生费用后,开展多种“助考”业务。

  民警当场控制了近10名工作人员,并查获了大量作弊器材、伪造的毕业证等。在几张桌子上,铺满来自全国各地、装有考生身份证的快递邮件。

  警方还搜出了大量的“研究生委托服务协议”。协议中,武汉华顺经纬企业咨询有限公司是甲方,考生是乙方。在“培训要求”一栏中写着:甲方为乙方学员筛选合适的备考人员,督促认真复习备考。确保乙方学员报2015年全日制研究生××专业的考生初试成绩达到国家A类控制线,并成功录取至某大学或者某某大学。

  在民警搜查过程中,该公司一名工作人员的手机响个不停,短短一个小时,就有60多个未接电话,还有10余条短信。

   业务范围相当广泛

  在武汉市洪山区新生机教育咨询服务部,当民警赶到时,该机构法人代表王某已逃之夭夭。

  在王某的办公室,民警发现了发射器等作弊器材和委托书。委托书写着:由王某全权办理×××、×××(人名)2013年普通研究生破格录取一事,现已支付订金人民币8万元整,待学生拿到录取通知书后补齐余款8万元,没录取的话一个月内全额退还订金……

  记者在网上搜索看到:武汉市洪山区新生机教育机构注册于2011年,自称主要从事专本科学历快速取证,“单证”、“双证”硕士研究生入学保过保录,论文快写代发等教育培训项目,业务范围广泛。

  湖北省公安厅网安总队技术侦查队副支队长刘长久表示,警方将对王某进行网上追逃,对涉事“助考”机构和人员展开进一步调查处理。

   最高收取一名考生20万元

  根据多名违纪考生的供述和举报人介绍,“助考”机构提供的所谓服务,分为破格、替考、传输答案等三种主要方式。

  所谓“破格”,就是承诺考生只要交资料与费用,不需做任何事,在家等着录取通知书就行。一般收取费用在8万至20万元。

  所谓“替考”,就是在校学习优秀的学生,顶替没基础的考生顶替考试。从笔试到复试都由“枪手”负责,直到录取。一般收取费用为5万至18万元。

  所谓“传输答案”,就是安排“枪手”进入考场后用相机拍下真题,随后编造事由离开考场,再由专人答题并向带有作弊器材的场内考生传送答案。一般收取费用为2万至10万元。

  一般情况下,考生向教育咨询机构支付数万元或10余万元,在考前支付部分,成绩出来后再支付剩余部分。“枪手”只能得到几千元至3万元不等,大部分利润被教育咨询机构拿走。

   按考生长相找“枪手”配对

  对“助考”机构来说,物色“枪手”是重要的一环。怎样的人,才能被选中当“枪手”呢?采访中,记者发现,除了一定的应试能力外,长相也是重要的因素。

  25岁的“枪手”刘某供述,2013年9月,他上网时加了一家机构的QQ号,聊天后得知该机构可以介绍、组织帮人替考。此后,该机构一名陈姓女子与其建立了联系。了解到其专业和学历后,陈某通过视频查看了他的长相,为他量身挑选了一名长相相近的考生。在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中,刘某替这名考生考试成功。事后,他获得6000元报酬。

  据举报人提供的材料,武汉市洪山区新生机教育咨询服务部的负责人王某,专门针对考生现场拍照提出细节要求,对发型、眉毛、衣着、化妆等都一一提醒,比如男考生尽量理平头避免分头、年轻漂亮的女考生尽量素颜不要过分浓妆艳抹。最终的目的,就是方便考生与“枪手”配对。

   掌握考生信息后精准电话“营销

  前日,被警方带走调查的考生,有一部分是向“助考”机构购买器材作弊时被查获的。面对民警,他们称,“助考”机构不知是通过何种渠道,获得了他们报名时留下的电话,主动打电话进行蛊惑,抓住他们一心想通过考试的心理,进行精准“营销”。

  在北京工作的考生王某称,11月中旬他临时起意,报考了武汉某高校MBA。因为复习时间有限,感觉考上的把握不大。大约一个月前,他接到武汉一家“助考”机构打来的电话,对方开口就直呼其名,热情介绍业务,他感觉对方“有些门道”,最后下定决心交了4500元,购买了作弊设备。

  事后,这些违规考生后悔不迭。留给他们的,除了经济上的损失,还有被浪费的来之不易的考试机会。(楚天都市报 记者徐剑桥 叶文波 摄影:记者黄士峰 王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