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产助力村民“脱贫路” 徽县地税“精准扶贫”工作侧记

11.01.2017  15:02

  太阳照在村子干净的水泥路上,家家户户的门口挂着亮晶晶、闪着光的玉米,养蜂的箱子整齐的排放在房前屋后。前不久,刚刚收成的蜂蜜、木耳已经通过互联网卖到了全国各地,现在正是农闲之时,徽县地税局帮扶点——高桥乡郭台村的百姓们正在电商中心服务站抓紧时间学习开网店。

  小山村生出脱贫翅   “日子有奔头了,孩子明年也不用出去打工了,准备再多弄几个蜂箱,再把木耳种植也搞起来,你说,这一台电脑咋就把我们的东西给卖出去了呢。”54岁的村民郭兴亮高兴的拍着大腿。以前的郭台村,说起来真是让人发愁,通村的山路弯弯绕绕,又多是土路,一下雨,别说去县城了,去镇上都没辙。地税干部第一次来郭台时,对这个村子优美的生态赞叹不已,却也为村子里交通不便、农业发展受限的现状感到头痛。村子被大山环绕着,茂密的森林郁郁葱葱,颇有“世外桃源”的意境,与极佳的生态环境对应的,却是祖祖辈辈靠天吃饭,因为人多地少、交通不便而导致生活贫困的村民。

 

  养蜂奏响致富曲   帮扶干部带着农技专家在田间地头跑了一遍又一遍,结合该村森林茂密、河水清澈、空气清新的优势,针对人均耕地少、农作物产量低、青年劳动力缺失、传统农业发展一直捉襟见肘的现状,找出了一条中蜂养殖产业联动中药材种植和家畜养殖产业共同发展的绿色农业之路。

 

  “因地制宜、依托优势、谋划思路,才能精准扶贫”,2016年,徽县地税局按照“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施策”的要求,变过去“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把郭台村的绿色农业发展道路进行了细化。春天,帮扶队邀请了养蜂专家对农户家的蜂箱逐一进行了诊断,又现场一对一、面对面的讲解了养蜂的知识,强化了村民对养蜂产业的信心。带着农技专家,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积极协调农牧局到田间地头为农户现场进行农业科技辅导,发送宣传资料、书籍、农业药品。针对贫困户资金短缺的现状,帮扶干部积极宣传各种精准扶贫专项贷款政策,并协调 20户贫困户运用扶贫贷款100余万发展了中蜂养殖。

  互联网搭起销售桥   采蜜后的几天,郭台村电商扶贫服务站里热闹非凡,“我们第一次在网上卖东西,这蜂蜜有人买吗?”村书记怀着疑惑看着帮扶干部指导大家在网店里挂上采蜜和蜂蜜成品的图片。不曾想,没过几天,郭台村的绿色蜂蜜就通过互联网,引来了不少需求者的关注。借着电子商务的东风,2016年的蜂蜜卖的很快,尝到甜头的村书记又带着大家在网上卖起了木耳。

 

  按照“1+17”精准扶贫工作方案,2016年,帮扶干部将电子商务与精准扶贫有效结合,在人口集中的郭砭社建成了郭台村电商扶贫服务站,开展代销代购、代收发快递等业务。这让村民没费一毛钱路费,也不用带着蜂蜜进城吆喝,就把蜂蜜销售一空,还打响了绿色产品的牌子,提前实现了2016年7户31人脱贫的目标。

  借着电子商务的春风,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下一步,帮扶干部将通过技能培训、科技推广、电商培养,培育有技能、善经营、懂管理的“新型农民”,带领大家把这条绿色农业发展道路继续走下去,让小山村成为真正的“世外桃源”。

 

通讯员 褚长海 李雅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