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动辄叫人“五毛”“美分”,好好说话不行吗

29.07.2014  13:23

  在公共辩论中,比输赢更重要的是,由此展现了什么,从中学到了什么;通过辩论,是否拓展了视野、开阔了思路、激发了思考。如果动辄质疑别人为“五毛”“美分”,或者相互送上“卖国贼”“爱国贼”的帽子,不仅拉低了公共辩论的价值,也冲破了法律道德的底线。(人民日报,7月28日)

  网络上有句名言:“我们还能不能愉快的玩耍了?”这句出自小学生作文的句子,常常隐含着“你不胡说八道,我们还能聊下去”一类的意思。

  不可否认,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各个利益阶层、各种社会观念的群体都开始用这个平台来发出自己的声音,有时甚至试图用自己的声音来压制别人的声音。在这种情况下,网上万马奔腾,喧嚣一片。

  有本书叫做“广告,艰难的说服”,暗含的意思就是:要改变人的观念,其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在平等的对话语境下,如果不能说服别人怎么办?是相互尊重,还是把自己的观念强加于人?是捍卫别人说话的权利,还是认为“你也配姓赵”?是尝试着去理解别人的观念出处,还是直接贬低对方的人格乃至智商?

  遗憾的是,在网络这个舆论的阵地上,我们看到的,往往不是洋洋洒洒的大家之风,而是剑走偏锋的取巧;本应该是心平气和的讨论,成了唾沫横飞的辱骂;尤其是在涉及重要关切的问题上,动辄质疑对方是“五毛”“美分”,或者相互送上“卖国贼”、“爱国贼”的帽子。结果往往是辱骂而起,辱骂而终,双方除了收获一篮子的谩骂,几乎没有任何值得回味和反思的东西。

  在著名的天涯论坛上,有句流行语:“天涯果然是换了一批人在混”。说的就是随着网络的普及化和大众化,进入这个论坛的群体越来越广,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声音,但同时,其中包含着很多不理性甚至是粗鄙的声音。

  从整齐划一到丰富多元,是时代的进步;但如果“对人不对事”,用“站队”来取代“是非”,用“预设”来左右“事实”,一边高呼自由,一边却对不同声音没有起码尊重,非此即彼、非友即敌,就有可能出现“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或者“天朝大国,唯我独尊”等错误的观念,结果反而撕裂了社会共识,制造了社会隔阂对立。

  有人说:“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但如果双方都能做下来进行辩论,无疑说明了有听取对方意见、传达自己观念的意愿。只有平心静气的各抒己见,从而进行分析取舍,才能有新的收获。这是对对手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否则不能好好的说话,恐怕就真不能愉快的讨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