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出台三个意见 加快马铃薯中医药草食畜牧产业发展

26.06.2014  11:29

      近期,定西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关于加快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关于加快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关于加快草食畜牧业发展壮大的意见》,要求全市紧紧围绕打造“中国薯都”“中国药都”战略目标,着眼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强化措施、靠实责任、扎实工作,加快马铃薯、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做大做强草食畜牧业。

  意见明确指出,全市马铃薯产业要在标准化生产上求突破,加快种植环节转型升级;在提升品质上求突破,加快种薯产业转型升级;在延伸产业链条上求突破,加快加工环节转型升级;在营销贮藏上求突破,加快市场建设转型升级;在科技创新上求突破,加快研发能力转型升级;在标准创新上求突破,加快质量标准和检测体系转型升级;在深化改革上求突破,加快农业经营体系转型升级;在扩大开放上求突破,加快产业软实力转型升级。努力实现马铃薯产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由鲜薯销售向良种生产转变,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和循环利用转变。着力把定西建成全国马铃薯脱毒种薯与良种供应中心、精深加工集群中心、产品研发中心、信息传播中心、价格形成与发布中心、科技交流与研讨中心、会展贸易中心、物流集散中心,以此形成全国最大的集马铃薯制种、种植、加工、贸易及产品研发为一体的贸工农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力争到2016年,总产量达到550万吨以上,总产值达到150亿元,农民人均产业收入达到1500元以上。

  意见指出,中医药产业要进一步在推进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提升中医药加工转化水平、加强中药材市场和仓储设施建设、扩大中医药医疗应用覆盖面、加强中医药质量安全管理、完善现代化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环境等方面力求突破,到2016年,种植面积发展到135万亩,中医药产业总产值达到170亿元,中药材市场交易额突破350亿元;农民人均产业纯收入达到1400元,农民从中药材获得纯收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达到27%。

  意见指出,全市要把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落实到草食畜牧业发展上,把草食畜牧业发展的重点落实到养殖产业发展上,按照全产业链发展要求,统筹兼顾,做强养殖,做大加工,搞活流通,确保安全,力争在3年内形成以农户养殖为基础、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为重点,“”“”“”一体化草畜循环发展新格局,把草食畜牧业打造成为全市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扶贫攻坚的支柱产业。到2016年,全市羊饲养量力争达到1000万只,出栏600万只,存栏400万只;牛饲养量力争达到80万头,出栏30万头,存栏50万头;牛羊肉产量达到10万吨以上。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农民人均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分别达到三分之一,把定西建成全省草食畜牧业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