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加快国企领导人去行政化步伐

01.08.2014  15:23

  中国兰州网8月1日消息 (记者 穆光鸣)省委、省政府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提出,甘肃省将加快企业领导人员去行政化步伐,加速建立有别于党政领导干部、符合市场化要求的企业领导人员选用新机制,更好地发挥企业家作用。

   很多国企法人治理结构有名无实

  据了解,在国企改革方面,甘肃省深入推进企业改制重组,75%以上的企业实现了产权多元化,12户企业成功上市,112户省属非工业困难企业和91户厂办大集体企业完成改制,146户企业完成政策性破产,一批企业通过破产重组焕发出新的活力,一批规模小、资产质量差的企业退出国有序列,23.46万名职工被妥善安置。副省长黄强在解读《意见》时表示,从现在掌握的情况来看,省内很多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有名无实,职责分工不清,权利缺乏制衡,导致部分企业出现违规决策、违规投资等问题,企业家有名无实,比照党政干部选拔任命,重级别、轻业绩,行政化倾向突出。

   甘肃省将加快企业领导人员去行政化步伐

  据了解,《意见》共分5个部分23条,因此被称为“甘肃国资国企改革23条”。主要明确了国资国企改革方向原则、主要目标、制度设计、任务措施、路径举措以及具体要求等。《意见》明确提出,甘肃省将加快企业领导人员去行政化步伐,加速建立有别于党政领导干部、符合市场化要求的企业领导人员选用新机制,更好地发挥企业家作用。在决策层面,甘肃省要落实法人代表在公司治理中的中心地位,规范和完善董事会建设,加快实施外部董事制度,实现决策权与执行权的分离,有效解决企业决策执行不分、内部人控制等问题。而在经营层面,甘肃省要加快企业经营者市场化选聘、职业化从业的步伐,逐步解决企业经营者选拔渠道单一和“官本位”的问题。黄强表示:“企业领导人员去行政化是这一轮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但绕不过去,必须予以解决。甘肃省将通过实行‘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新人不能选择老办法,鼓励老人选择新办法’的方式,推进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全面推行企业领导人员任期契约化管理

  根据《意见》,甘肃省将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建立不同于党政机关干部管理办法的、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机制。在管理机制上,全面推行企业领导人员任期契约化管理,明确经营目标、权利义务和考核奖惩,任期届满综合考核评价,结果作为是否续任、兑现延期薪酬和中长期激励的重要依据。在激励模式上,我省将进一步完善企业领导人员收入与企业效益、职工收入、考核结果、责任风险挂钩,与企业分类管理相适应、与选任方式相匹配的差异化薪酬分配制度,建立健全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制度,严格经营投资损失责任追究,加强职务消费管理,完善与激励相配套的硬约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