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加强贫困地区生态建设 为扶贫攻坚提供有力支撑

07.04.2015  12:02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充分说明了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林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实现绿水青山的关键,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肩负重要使命。

  庆阳市现有林地2072.5万亩,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50.9%。集体林权改革后,全市确权到户林地面积1184.97万亩,户均宜林荒山和无立木林地16.97亩,且多数分布于贫困山区,林业发展潜力巨大。因此,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精神全力打好扶贫攻坚战的实施方案》,就是要全面树立生态立市理念,坚持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协调发展,把林业建设与扶贫工作结合起来,让贫困山区群众走出一条依托林业增收致富之路,为打造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和扶贫攻坚提供有力支撑,让天高云淡、草木成荫、牛羊成群始终成为黄土高原的特色风景。

  一是全力推动苗林产业培育。苗林产业是市委、市政府结合全市自然条件和资源分布,科学谋划,倾力打造的脱贫致富特色产业之一。市上决定从2013年秋季开始,每年实施苗林结合培育100万亩,到2020年,完成宜林荒山造林700万亩,相当于再造一个子午岭,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9.8个百分点,预期种苗收入690亿元,农民人均收入增加3万元。2014年完成苗林培育113.01万亩。为确保工程顺利实施,一方面争取省上将苗林产业培育列为林业工程试点项目,持续推进“再造一个子午岭”生态工程建设。另一方面继续实行县级领导包县区、林业干部包乡镇、各成员单位包考核检查的工作机制,不断创新培育模式,拓展融资渠道,积极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苗林培育,到2017年累计完成400万亩。

  二是精心实施林业重点工程。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惠林惠农政策,按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强化工程管理,提高建设质量,全面完成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林、造林补贴试点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任务,并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实施规模和范围。特别是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要总结经验,因地制宜,在条件适宜区发展一批特色林果基地,既改善当地生态,又让更多的贫困山区群众受益。到2017年,全市森林覆盖率将提高5个百分点。

  三是加快推进北部防沙治沙工程。我市环县紧邻毛乌素沙漠南缘,属半干旱草原向半干旱荒漠过渡地带,土地沙化严重。环县北部12个乡镇的811.4万亩土地为严重沙化区,且逐年加重、南移扩延。环县南部9个乡镇、华池县北部9个乡镇为沙化延伸区,潜在沙化土地16.3万亩。庆城县西北部8个乡镇和镇原县西北部9个乡镇属水土流失严重区。为尽快构筑我市北部生态屏障,市林业局在编制完成《庆阳市北部荒漠化治理规划》的基础上,积极争取省上和国家有关部门批复立项后立即组织实施,使受灾区群众早日摆脱风沙、水土流失的危害。

  四是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我市是甘肃省重要的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能源基地,能源化工企业的发展对全市经济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但对很脆弱的生态环境也带来一定的影响。为全面加快生态环境恢复与修复,准确把握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我们将尽快督促各能源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研究探索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生态补偿机制,重点在河流源头、水库周围、风沙源、石油开采区、生产矿区和生态环境脆弱等重点区域,大力营造碳汇林,努力实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目的。

  五是大力发展林业经济。在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综合配套改革,积极推进林权流转,扩大林权抵押贷款,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以“三大类型”(林下种植型、林下养殖型和林下休闲型)、“九种模式”(林药、林苗、林草、林菌、林菜、林经、林禽、林畜、林下特种养殖)为重点的林下经济,2015年内实现林下经济产值4亿元,新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24个,家庭林场16个。加快特色林果基地建设步伐,每年完成以核桃为主的优质杂果基地5万亩。

  六是切实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加强林地管理,严格执行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制度,限制林地转为建设用地。加大临时占用林地和灾毁林地修复力度。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严格执行采伐限额制度,禁止天然林采伐和采挖古树名木。加强林业综合执法,规范执法程序,严厉打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制定出台《庆阳市封山禁牧管理办法》,加大封山禁牧力度。努力形成责任明确、上下齐抓、不留盲区的森林资源保护格局。

  七是高度重视子午岭林区建设。子午岭林区是我国黄土高原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整且最具代表性的一片天然次生林,是国务院确定的重要水源涵养林。但从上世纪70年代林区和森林面积分别比40年代初减少250.5万亩和375.75万亩,导致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至今尚未得到彻底恢复。为此,各林场结合苗林培育,采取见缝插绿、清灌造林、林分改造和抚育管理等形式,不断加强子午岭建设与保护。结合开展国有林场改革试点,进一步加强子午岭林区机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森林资源保护、植被恢复、野生动物保护等工作,保资源、促发展,保民生、促和谐,不断增强子午岭的生态功能。八是倾力做好双联及帮扶工作。双联及帮扶工作是扶贫攻坚的重要内容,市林业局在原有帮扶成效的基础上,2015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尽快启动市林业局拨付的10万元贷款担保金,协助做好信誉度良好的帮扶户贷款工作;将村道硬化、公厕建设、曹家寺森林公园建设等拟建项目整体打包,争取扶贫政策资金支持;协调落实生态养殖产业培育,辐射带动整村发展;完成10公里乡村道路绿化;举办设施养殖、苗林培育技术培训与法制宣传讲座;邀请有关医院专家开展大型义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做好模范“五好”家庭评选工作。通过干群的共同努力,切实改变帮联村村容村貌和贫困户的精神面貌。(作者 樊德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