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加大口岸 为全省对外开放搭建新平台

05.04.2016  12:23

  中国兰州网4月5日消息 口岸建设在对外开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口岸开放程度,也反映着一个地方的对外开放水平。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口岸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兰州、敦煌航空口岸、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武威综合保税物流中心先后获批,实现了甘肃口岸建设的突破和跨越发展,为我省对外开放搭建了新的平台。

   保税区:撑起甘肃国际陆港新支点

  近年来,我省抢抓“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机遇,紧紧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建设,加快向西开放,全面助推“甘肃通、丝路兴;丝路兴、甘肃成”的大开放大开发格局,促进口岸工作进入发展快车道。

  加快规划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武威综合保税物流中心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形成甘肃国际陆港新支点,是我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和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建设的重要任务。

  2014年1月29日,国家有关部委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武威综合保税物流中心。同年8月,武威综合保税物流中心全面建成,9月通过国家验收,10月13日正式封关运营。

  位于武威市凉州区黄羊工业园区的武威综合保税物流中心,是甘肃首个享有境内关外、出口退税、交易免税、进口保税、外汇优惠、保税金融等特殊政策的海关特殊监管区,也是我省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进程中的创新和突破。

  武威综合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营以来,口岸办全力做好联系协调和服务保障工作,与当地政府、企业携手共建“一带一路”物流新体系。目前,武威市与江苏海安、山东青岛、湖南岳阳、河南安阳、宁夏石嘴山、浙江宁波等6家物流基地建立合作关系,实现了货物、信息、资源之间的联动,出口退税、进口保税等口岸功能正在逐步得到发挥。

  同时,省口岸办加大协调服务,全力促进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规划建设工作。经过积极努力,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在不到10个月的时间成功获批,为我省探索内陆欠发达地区对外开放新路子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2015年8月18日,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通过验收并正式封关运行。12月24日,由兰州新区卓尔电子有限公司申报的价值600万美元的货物在新区综合保税区一次性完成报关、通关手续,标志着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进入正式运营。

  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营,成为我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集中、功能最齐全、手续最便捷的海关特殊监管区之一,对于吸引各类经济要素向兰州新区集聚,进一步提升我省对外开放水平将发挥重要作用。截至目前,保税区已累计完成投资达14.4亿元,共签约入驻企业2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