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施力为创新创业提供金融支撑和保障

14.10.2015  02:44

    10月12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甘肃省小微企业互助贷款风险补偿担保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新闻发布会。据介绍,针对融资难、融资贵影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问题,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了关于建立小微企业互助贷款风险补偿担保基金的议题,确定由省财政厅筹措2亿元资金,建立小微企业互助贷款风险补偿担保资金,撬动银行加大贷款力度,加快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相关报道见10月13日《兰州日报》一版)。

    在当前的中国经济生活中,小微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平台,不仅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防止经济继续下行,实现奔小康目标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但是,一提起小微企业发展,“融资难”就成为一个无法回避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目前,小微企业在融资方面不仅存在“”,而且并生“贵、乱、险”等问题。首先,由于当前很多小微企业实力薄弱、经营效益较差、负债率又较高,而且企业财务不规范、风险较高,因而很难得到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这是“融资难”的表现;其次对趋利厌险的金融机构而言,较大的企业是更为优质的客户,相比之下小微企业则很难获得银行贷款,因此小微企业经常不得不通过民间借贷方式来获取短期资金,因此也造成借贷成本高昂,影响小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这是“融资贵”的表现;最后,由于小微企业往往是以非正规的方式进行融资的,有些甚至是非法集资,导致本来就混乱的民间资本市场更加复杂,而民间资本市场的混乱又聚集着相当大的融资风险,反过来又使小微企业的生存受到威胁、甚至破产倒闭,这是“融资乱”和“融资险”的表现。

    当然,小微企业在融资方面遇到的难题不能都归咎于银行方面,毕竟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趋利避险是银行的天然性质。因此,要想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就需要在政策扶持和金融创新两方面合力解决。一方面,金融机构与政府出台的扶持政策要形成合力,根据市场经济规律,重构小微企业融资供给支撑和保障体系。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要依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创新信贷产品和制度,对小微企业进行独立的信贷和管理,或者通过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产权投资、基金投资、加快民间借贷立法等多种途径,拓宽银行信贷外的直接融资渠道。”

    此次设立的甘肃省小微企业互助贷款风险补偿担保基金和《甘肃省小微企业互助贷款风险补偿担保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正是政府、银行综合施力,突破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创新。该基金的设立和《办法》的实施,是全力推动全省非公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推动广大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加快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服务制度性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