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出来的高大全
高仓健逝世,中国的文艺大叔大妈们,又开始了一轮集体狂欢式的怀旧。虽没看相关新闻,但可以想见的是,“他带走了一个时代”或“男神之后再无偶像”之类的标题,应该是少不了的。
那是1978年,邓小平访问日本,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最明显的变化,前专栏已略提过,就是电影院不再放《地道战》、《地雷战》了,日本电影突然间多了起来,《追捕》、《人证》、《望乡》、《狐狸的故事》、《远山的呼唤》等,就是那时候译制引进的。其中,《追捕》、《远山的呼唤》都是高仓健主演的。电影史上的地位,《远山的呼唤》远比《追捕》高,但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印象最深的,还数《追捕》,因为故事有悬疑、有打斗,还“有镜头”,更重要的是,有一个高大全式的英雄,符合中国观众的观影习惯。
但是,高仓健的名字广为人知,还得在几年后,《大众电影》杂志一纸风行的时候。那时我们只知“杜丘”,电影里的杜丘,形象、性格、智慧、勇气、正义几乎都是满分,特别是那种不苟言笑的冷峻(那时还没“耍酷”—词),呈现了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国产英雄的形象。更要命的是,这样的英雄,还懂怜香惜玉,还会谈恋爱,这怎么让人受得了嘛。
多年以后,在碟市上看到原版的《追捕》,本着怀旧的心理买下,回家再看,跟记忆中的上译版对比,这才发现,原来国内上映的《追捕》,竟然被剪了至少十处。比如,杜丘跟女主角真由美在山洞里,真由美主动抱住杜丘,两人接吻……引进版到这里镜头就切换了,但原版里面,接吻之后还有戏———真由美开始脱外衣、脱内衣,然后两人就大势所趋起来……我们不吝于以最大的善意去揣测,有关部门说不定还真是出于好心。就像抢救一个处于饿毙边缘的人,你不能一下子给他大鱼大肉,只能从一勺粥开始,否则,那绝对是害死他。
类似镜头被剪的,还有一两处,原因是相同的。而另外一些镜头被剪,“有关部门”的良苦用心,就昭然若揭了。比如,杜丘光着脚逃离监控,走进一座寺庙,偷走了摆在门外的一双鞋。这镜头为什么得剪?不难想象,按他们的理解,杜丘是正面英雄,怎么可以偷东西?为了维护他的形象,偷鞋子一节就不能让中国观众看到了。
可见,中国的有关部门,不但关心国产英雄的形象塑造,也操心外国英雄的导向问题。在他们眼里,凡是英雄,就必须是高大全的,否则怎么“教育”民众?
高仓健泉下有知,不知会感谢中国有关部门,帮他剪了一个高大全的银幕形象,还是会埋怨他们,把他血肉丰满的形象给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