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别沉溺于“史上最牛班主任”的教育狂欢
新京报插画/陈冬
基础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为了培养出类拔萃,考入名校的尖子生,还是致力于提高全民的素质?这个问题值得教育界深思。
据报道,长沙“四大名校”之一长郡中学的名师徐长明老师退休引起了舆论的关注。她任教期间被誉为“史上最牛班主任”,她退休前所带的1201班,全班64个人,42人被北大、清华录取。之前所带的0901班,59人中,有32人被北大、清华录取;再之前的0601班,全班54人中,23人被北大、清华录取。作为一名外地高中的班主任,能够在退休前所带的三届学生中,培养出97名被北大、清华录取的学生,被舆论盛誉和热捧也理所当然。
毋庸讳言,徐老师肯定是一名优秀的中学老师,她所带的班级在湖南享有盛誉的长郡高中历来都是“01”班,若非最优秀的教师,绝无可能一直都担任如此优秀班级的班主任。与全国大多数高中的普遍做法一样,长郡高中的教学班分为四个等级,最前面的(如01班)为省实验班,接下来是高考实验班,再接下来是平行班,最后的是“空降班”。按照惯常的做法,徐老师所教的都是最拔尖的优秀生源。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学生所能取得的学业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与其天赋智力的关系大过后天的努力教养因素。教师的作用无非在生源素质的基础上,助其发挥到较好的水平。由此论,徐老师能够整班的拔尖优秀生源发挥到较好水平,确实殊为不易;如果将同样的这批生源换给其他老师教,可能也差不到哪里,但未必会如此令人咋舌。
可我们也同样应该意识到,以多少学生被北大、清华录取作为衡量一个老师,或者一所学校的指标却多少令人担忧。长郡中学因为其名声在外,长沙乃至湖南的尖子生趋之若鹜,所以它能从容地选拔优秀生源。而其他一些普通高中面对优秀生源的流失,不得不采取各种措施来保住优秀的生源。例如,不仅减免学费,而且提供数以万甚至数十万的奖学金,以吸引优秀生源。对于能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给予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重奖,并以此作为噱头大肆宣扬。这样的事例不仅在湖南,在全国几乎所有的省市都不鲜见。
基础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为了培养出类拔萃,考入名校的尖子生,还是致力于提高全民的素质?这个问题值得教育界深思。像长沙长郡中学之类的高中名校在全市乃至全省“掐尖”,将最拔尖的优秀生源吸引而来;其他的区县市的所谓“超级高中”又将剩下的优秀生源收刮一遍,留给地方基层普通高中的生源就实在是乏善可陈。
当全社会对高中校集中营式的管教,以及歇斯底里的高考前百日誓师仪式习以为常,并且对此不以为然,我们举办高中教育的目的到底为何,恐怕已经没有人在乎了。当我们的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家长对急功近利的高中应试教育无动于衷的时候,近20年前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愈发地显得苍白。
对于徐老师这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取得骄人成就,当然值得尊敬。但如果仅仅是唏嘘于她“三届带出97名被北大、清华录取的学生”,其背后所反映的教育隐忧恐怕才是值得教育界人士的思考与警醒。(唐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