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甘肃武备学堂的兰州人

26.01.2015  13:59

    清同治三年(1864年),原本是中亚浩罕国舞师的阿古柏在沙俄和英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在我国新疆南疆地区成立了“哲德沙尔国”(意为“七城之国”),对新疆各族人民实行残酷的剥削和压榨。清廷于光绪元年(1875年)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于是,左宗棠在丝路沿途开始筹粮筹草和招兵买马。

    当时在兰州市横街子(今静宁路)粮店有一位店员,在为左公筹集军粮的过程中,也应招从军,而且他还携其次子一同参加了西征大军。这就是金永清、金造父子。

    金永清自从军后身受重伤数处,后来清廷封赠“毅勇巴图鲁”,官至副总兵。他的儿子金造,字谊堂,其身材魁梧、力大无敌,他们随军出征新疆后,先后参加了收复天山南路和北路诸场战役,因作战勇敢,受陕甘总督左宗棠、陶谟赏识,金造还被任命为“戈什哈”(即护卫侍从一级的副官)一职,此后又先后擢升为守备、游击。

    后来在一次与英、俄侵略者的战斗中,金造父子因保护慈禧太后一侄女有功,后受慈禧召见于北京,并赏赐黄马褂。

    金造因军功又先后前往宁夏、永昌等地担任守备。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北京,金造随董福祥与侵略军作战,后又奉诏与马福祥赴西安“扈驾”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督军把守后宰门。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金造回到甘肃,被任为甘肃协台。他虽名位显赫,但为人谦和,体恤属下,每逢回里省亲,于10里之外下马步行,以示礼而不倨,受到家乡人民称道。

    光绪三十年(1904年),陕甘总督崧蕃决定在兰州开办甘肃武备学堂(亦称甘肃陆军小学堂),校址设在兰州通远门外原甘肃织呢局西厂(今兰州—中院内)委金造为总办(校长),杨增新为提调。金造呕心沥血为了办学,学堂分设东、西两堂,东考文学,西讲武学,使肄业文、武生童彼此观摩砥砺,以收文武并课的功效。他将学生分为数等,如粗通文化、体质秀弱者归为一类,这类学生只可学习算学、测绘;而体魄壮实,并兼习体操、兵家杂技的归为一类。二十以上三十五岁以下者,中学精通可兼习西学的归为一类。凡在籍武举生童年三十以下,身躯壮伟,技艺可观,犹可练习中西各种学问的一并考收。他还派候补道杨增新赴京津及东南诸省考察兴办学堂的经验。杨悉心考察,系统笔记学堂建设法、教授法、管理法,礼聘兼通中西各学教习数人,并采购图书。

    清宣统二年(1910年),金造因作战时曾多次负伤,加之积劳成疾,病卒于任上,师生多悲伤恸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