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107位创业者“体检”:他们没你想的那么累

20.03.2017  10:13

  原标题:107位创业者“体检”,检出了什么

  东方网3月20日消息:创新创业热潮中,创业者众,但人们关于创业和创业者的认知,大都被那些充满着激情与梦想光环的明星创业者故事影响着,对于一线创业者真正的工作状况和精神状态,却知之甚少。

  在复旦大学青年创业家教育与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孙金云博士看来,理想化、英雄化的“创业观”既不符合实际,也存在不少弊端。为此,他带领一个本科生团队,对复旦大学周边107位创业者的“状态”和“累点”,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体检”。

  这些一手数据揭示了什么?对上海“双创”发展又有什么样的启示?《解放周一》专访了孙金云博士。

  真相

  他们没你想的那么累

  解放周一:你们这次的调研对象,选择了杨浦创业苗圃、InnoSpace和创新工场三家创业孵化机构的107位创业者。这背后的选择标准是什么?这107片“树叶”,可以反映出整个“森林”的面貌吗?

  孙金云:我们当时选择这些创业者作为样本,有这几方面的考虑。

  首先,他们必须是严格意义上的创业者。他们的创业,必须具有创新性,跟别人不一样。或者是用一种创新的方法,或者是用一种创新的技术、产品、模式,去建立自己的事业。与此同时,他们所从事的业务必须有一定的壁垒。“创新”和“壁垒”,两者缺一不可。

  现在有些人认为,摆一个小摊,加盟一家便利店,也是创业。严格意义上讲,这些都不能算。如果你在淘宝上开一个小店,却有一套完整的设计理念,有区别于其他人的设计和工艺,那就属于我们认可的创业者。

  其次,在整个上海,杨浦区作为一个创业的集散地,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第三,我们所选的这几个孵化器中的创业者,要能够覆盖到创业的整个过程。

  创业是分阶段的。不同阶段的创业者,他们的心态前后会有变化。如果只是选择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创业者作为调研对象,极可能他们都尚且属于只有一点想法、没有多少动作的创业者。这就没有代表性了。

  解放周一:调查揭示,这些创业者真实的工作状况和精神状态究竟是怎样的?

  孙金云:从最后的统计结果来看,这些创业企业,大部分是最近三年成立的。他们的创业者,主要是以“85后”为主的高学历人群,中间有80%以上具备本科甚至更高学历。当然,这和我们的创业氛围主要是近两年兴起的有关,和我们选取复旦大学周边进行调研也有一定关系。创业者男女比例为六四开。

  工作时间方面,有59.8%的创业者每日工作时间在8-10小时,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的比例为11%;每月工作日加班在7天以上的比例为17%,有33%的创业者每月工作日加班天数在3天以下;每个月周末从不加班的占到18%,加班1-2天的占32%,几乎周末每天都在加班的占到13%。

  换言之,和我们惯常的想象不同,大部分创业者并没有比普通的打工者忙多少。只有少部分创业者,大概在10%左右,确实非常非常忙。他们才是真正的“5+2、白加黑”,每周工作七天、不分白天黑夜。至于这10%最忙的创业者是否就是创业最成功的,我们这次所收集的数据未能予以证明,以后可以进一步调研。

  工作压力方面,从每日睡眠时间的统计结果来看,一旦创业,就别想再睡懒觉。有22%的创业者长期保持熬夜的习惯,但一半以上的创业者基本上不会熬夜。

  在精神压力方面,我们考察了来自多个角度的压力:同事之间的竞争压力、来自上司的工作压力、来自客户的工作压力、来自家庭的埋怨和不理解、来自社会的偏见、生活压力。结果发现,创业环境对创业者压力的影响巨大。最大的压力竟然来自生活,以房价物价高为主要体现。而我们原先一直以为,最大的压力来自市场和竞争。

  解放周一:您用了“竟然”两个字。有不少该报告的读者评价说,“竟然”这些创业者并不是那么累!在一些一线城市,普通白领的加班时间都可能比有些创业者多。

  孙金云:这大概就是一手数据的“力量”吧,证实我们的一些想象,又提示我们,哪些现实其实与想象并不一致。

   释疑

  最好的激励不是钱

  解放周一:创业者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累,是否说明现在的创业状态和心态都日趋日常化?

  孙金云:创业并不是凭一时的激情就可以,它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不吃不喝24小时工作不休,你撑不了几天。尤其是那些连续创业者,他们虽然一直在“创业”这个轨道上,却也有属于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