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的政策 回暖的乡村---“万企计划”等举措提升创业环境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兰创业
近年来,由于全市城镇化建设的加速发展,农村生态环境的大力提升和村容村貌的有效改善,以及各项惠民政策的出台和精准扶贫的深入推进,复苏了许多外出务工人员的返乡创业梦,部分到南方等大城市打工的人回到兰州创业,到兰州打工的农民回到老家创业,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个体户成城市返乡创业者的首选
近期以来,记者走访了省市各大人才市场,发现前来找工作的部分人是从深圳、温州等城市辞职过来的。当记者问他们为何选择返乡时,其中一位郑姓的求职者告诉记者,由于今年的经济不景气,他所在的工厂效益不好,工资降了许多,所以决定返乡,先到人才市场上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工作,如果找不到,就创业做点小生意,因为通过这几年的打拼也攒了一点积蓄。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照顾老人、思乡情结和回家结婚也成了很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一个重要原因。
记者调查了解到,返回家乡城市进行创业的外出务工人员,大多集中在零售业、餐饮业、物流、商贸等行业。由于这些行业的启动资金少,再加上门槛比较低,因此,很受创业者的青睐,于是,很多人从打工者摇身一变成为个体户。根据兰州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兰州市企业法人、个体户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制造、住宿餐饮、建筑业等传统行业。其中,2013年末,全市共有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11048个,从业人员113707人,分别比2008年末增长62.9%和31.1%。
返乡创业相对比较辛苦,但是创造的经济效益远远高于打工时所挣的钱。小徐和女朋友以前在成都的一家餐馆里打工,由于餐馆亏损,老板欠了员工的两三个月工资后跑掉了。于是,他有了返乡的念头。而且幸运的是,他找了一个成都的女朋友。前年回到兰州结婚后,他和女朋友萌生创业的念头。经过前期的考察,最终在雁滩一个小区里开了一家某品牌的麻辣烫加盟店,成为一名个体户。虽然店面不足10个平米,但是店里的生意却异常火爆,小徐给记者粗略地算了一下,一年下来至少能挣七八万元,远远超过打工所挣的钱。
在返乡创业的人群中,不乏高学历的人。杨洋是一个典型的80后,更是一个“海归硕士”。他回到兰州后,不但没有去政府部门当公务员,也没有去高企当白领,而是拿出了他在国外工作时攒下的所有积蓄进行创业。经过一番斟酌后,他在大众巷开起了一家大众高担酿皮店。而且声称要把兰州的本土小吃文化规模化、企业化,并逐步发展到更多的城市。
根据省人社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全省回乡创业人数呈连年递增的趋势,2014年全省新增回乡创业者5万多人,创造了就地转移就业岗位近20万个。
养殖业撑起农村创业的半边天
一条条宽阔的大路通过远方,一盏盏崭新的太阳能路灯让乡村成了“不夜天”,新建的文化广场布满了各种健身器材,设施齐全的村卫生室让老百姓看病不出门……近年来,随着全市对美丽乡村的建设,使农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彻底告别了过去的“脏乱差”,而且部分地区在全面提升生态建设的同时,拉动了乡村的观光旅游业,也带火了农家乐。因此,乡村的巨大变化,吸引了大量外出务工人员的返乡。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由于我市近年来进行了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和对口帮扶等精准扶贫项目,给返乡创业的务工人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创业平台,再加上地方政府对创业人员在资金和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从而激励了很多创业者的积极性。榆中县中连川乡的一位村支书告诉记者,由于近年来省市对农村进行大力的建设,不仅让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许多地方的村民都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器、液化气和电磁炉等。
这位村支书还告诉记者,他家的邻居前几年一直在兰州当建筑工,一个月辛苦下来能挣四千元,但是,他把媳妇和孩子都接到了兰州,媳妇没有找工作,专门负责照顾两个孩子,于是房租加上生活费和日常的开支下来,这四千元根本不够。去年,他们全家回到了老家,种了一些农作物,并养起了羊和猪,一年下来净赚两三万。而且,农村的教学条件也在不断的提升,不用担心孩子上学的问题。
我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后,其中一些人将先进的思想观念和技术经验带回了家乡,他们不仅成了创业能手,还带动乡亲们一起发家致富,成了当地经济建设中的“领头羊”。
周正龙和谢彦虎是榆中县高崖镇新窑坡村的村民,以前一直在外出务工。去年,当他们两个看到家乡村容村貌的改变和政府出台的各项惠民政策后,决定返乡创业。经过一年的努力,他们的羊从最初的100多只壮大到700多只,而且他们俩正在谋划着向1000只大关迈进,也带动了乡亲们发展养殖业的积极性。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外出务工人员回到农村后,选择创业的项目大多集中在养鸡、养猪、养羊等畜牧业和鱼虾等水产品的养殖,中药材、特色农产品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加工上以及农家乐的经营上。其中,农家散养的土鸡和羊肉,已经打出了一定的市场,而且让很多农民奔向了小康。
惠民政策吸引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离不开就业平台的打造和就业环境的改善,以及各项惠民政策的出台。11月10日,记者从市人社局了解到,今年,我市提出了扶持创业带动就业的“万企计划”,取消了户籍限制,增设了信用担保,放宽了扶持范围,提高了贷款额度,降低了放贷门槛,解决了农村创业者的资金短缺问题,增强了创业信心。截至目前,全市发放593笔“万企计划”贷款8818万元,带动就业3808人。
同时,加大了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回乡创业的力度,健全了“政策扶持、服务保障、创业培训”三位一体的回乡创业工作体系,建立了由成功企业家、专家学者、创业孵化基地负责人、创业指导师及各级就业、劳务部门工作人员组成的创业指导专家团,为农村创业者提供政策指导、项目评估、经营管理和信息咨询等创业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已为2691名农村创业者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97亿元,培训各类创业者6474人。
据了解,为了引导、帮助农民工就地实现就业,扩大兰州市的劳动力总量,今年我市提出重点实施“百千万”就地转移劳务基地培育工程,用两年的时间,在经济发展较快的镇打造“百人”以上规模的就地转移劳务基地,每个镇至少打造1个,全市打造32个;每个县区(不含安宁区)至少要打造1个“千人”以上规模的就地转移劳务基地,全市共打造7个;全市打造2-3个“万人”以上规模的就地转移劳务基地。截至目前,全市已培育和打造“百人”就地转移劳务基地33个,“千人”就地转移劳务基地7个,“万人”就地转移劳务基地2个。
同时,行政审批手续的简化给创业者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11月11日,记者从市政务服务中心了解到,自从去年10月,全市推行“三证联发”以来,将审批时限压缩到5个工作日。现在实行“一证三码”以后,审批时限压缩到3个工作日。之前,个体户办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最快也需要15个工作日。